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商王子太戊,姓子,名密,号太戊,甲骨文作“大戊”。他是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的十任王。

他的祖父是商王朝五任王子太甲,父亲是商王朝七任王子太庚。八任王子小甲和九任王子雍已都是他的兄长。

子密是子太庚最小的儿子,于太庚四年(前1541)出生在商都王宫。

他出生后第二年,他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他是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成人的。

他的母亲是子太庚最小的妃子,子太庚死时她还不到二十岁。为了保护儿子,子太庚特意立下遗嘱不让她殉葬。子密的母亲感激先王的圣德,对儿子要求非常严格。

她不仅教他习文练武,还教导他如何做人,向他灌输商王贵族的传统道德,并向他介绍一些平民和奴隶的情况。

正是由于母亲的早期教育,子密后来能够成为商王朝一位有作为的帝王。

子密二十几岁时就成为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大将军。九任王子雍已即位后,任命他主管军队。

后来又拜他为相,将国家的军政大权全都交给了他,这为他后来继承王位打下了良好基础。

公元前1511年,九任商王子雍已去世,子密继位为王,号太戊。以辛亥年(前1510)为太戊元年。

子太戊即位后首先对吏治进行整顿。朝中大臣中有作为的得到重用,无作为的被罢免。

对于那些无才无德、滥竽充数的庸官一律罢官,让他们回家闲居。

同时选举有才能的人担任朝中要职。他任命伊尹的儿子伊陟为右相。

伊陟是历经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五朝的老臣,德高望重,有许多治国经验。

因此,子太戊任命他来主理朝政。又任命臣扈为左相,同时兼任史官,任命巫咸为祝官,掌管宗庙祭祀祷告。其他官员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经过子太戊的认真治理,商王朝在太戊初年政局明显好转。国内的混乱逐渐消除,各诸侯国也都开始按时缴纳赋税。

子太戊还派军队征讨那些曾侵扰商族边境的夷族方国。各国见商王朝又强硬起来,便也不敢再轻易进犯了。

在太戊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1500年的辛酉年,商王太戊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他命令他的贤臣巫咸设立一场祭祀仪式,向山川祈祷,请求上天的保佑。

这个决定不仅仅是对神灵的尊重,更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

巫咸,这个名字在商朝的历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是太戊朝的祝官,负责向神鬼祷告赞辞并与神鬼沟通。

他的职责不仅仅是祈祷,更是通过与神鬼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意愿,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指导。

他的工作充满了神秘和神圣,也充满了责任和使命。

巫咸不仅是祝官,他还是筮占卜的创始人,是商朝著名的星占家。

他的智慧和才华使他能够洞察天象,预测未来。他的预言往往准确无误,赢得了人们的敬仰和信任。

后世曾有人假托他所定的恒星图出现,这足以证明他在星占学上的影响力和地位。

传说中,巫咸还是“鼓”的发明者。这个发明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为音乐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他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使他在商朝的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巫咸还是一位伟大的文化人。他曾撰写了《咸x》和《太戊》等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学识和才华,也为我们了解商朝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被誉为商朝的文化瑰宝。

在殷墟甲骨文中,巫咸被尊称为“咸戊”。这个尊称不仅体现了他在商朝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体现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尊重。

他的名字和他的事迹,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商朝的历史中,成为了一段永恒的记忆。

子太戊的命令,是对巫咸的信任和尊重,也是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这场祭祀仪式,不仅是对神灵的敬意,也是对国家的祝福。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巫咸以他的智慧和才华,为商朝的发展祈祷,为国家的繁荣祈福。

在公元前1485年,即太戊二十六年,商王朝的政局稳定,百业复兴。

这一时期,许多夷族方国纷纷主动与商王朝建立外交关系,以寻求共同发展的机会。

这年夏天,西戎国派遣使臣前来进行友好访问,子太戊非常高兴。

为了表示对远方客人的尊重,他让大臣们列队以隆重的礼节欢迎他们的到来。

子太戊亲自会见了来使,交谈中他听说西戎出产一种长生不老的仙药,对此非常感兴趣。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种神奇的药物,他决定派遣大臣王猛作为使者回访西戎并寻求仙药。

这一事件在《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被神话化,说帝太戊派王猛等人向西行,向西王母求取长生不老药。

王猛等人踏上了漫长的旅程,穿越了崇山峻岭,跋涉过沙漠戈壁。当他们行至丈夫国时,粮食耗尽,衣服也被树枝刮烂了。

面对如此困境,他们只能依靠采摘野果充饥,剥取树皮做衣服。虽然这段经历充满了艰辛,但也见证了他们对使命的忠诚和坚定信念。

经过漫长的跋涉,王猛等人终于抵达了西戎国。在那里,他们向当地人民学习了关于长生不老药的知识,并与西戎国的国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国王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向他们展示了这种神奇的药物。王猛等人深感震撼,纷纷感叹于西戎国的独特文化和神奇药物。

在完成使命后,王猛等人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慨回到了商朝。他们将所学到的关于长生不老药的知识带回了商朝,为商朝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虽然《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神话成分不能完全证实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但这段经历无疑有力地证明了在商朝太戊时期确实与西戎国有过往来。

古代的商朝与周边国家保持着友好的外交关系,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共同促进了各自的发展。

同时,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向往,展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