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公元前884年,阿淑纳西帕二世登上了亚述国王的宝座,开启了亚述帝国的一个全新章节。

他的统治不仅仅是一段普通的历史,而是亚述帝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见证了这个古老帝国的空前繁荣和领土扩张。

阿淑纳西帕二世的统治生涯充满了征服与胜利。他的军事征程首先指向了幼发拉底河间的阿拉米人,一个以勇猛和善战著称的民族。

在阿淑纳西帕二世的强大军队面前,阿拉米人的抵抗显得苍白无力,他们被迫接受了亚述的统治。

随着阿拉米人的投降,亚述帝国的版图迅速扩大,其势力范围甚至延伸到了地中海沿岸地区。

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小国的国王纷纷向阿淑纳西帕二世表示臣服,他们的国家成为了亚述帝国的一部分,进一步巩固了亚述的霸权地位。

在公元前879年,阿淑纳西帕二世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那就是迁都。他选择了尼姆鲁德(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北部)作为新都城的所在地。

尼姆鲁德被设计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城市,其城墙周长达到了8公里,展现了亚述帝国的雄厚实力。

为了确保城市的繁荣和居民的生活,阿淑纳西帕二世下令挖掘运河,这些运河不仅为城市提供了灌溉水源,还促进了周围农田的丰收,使得尼姆鲁德城迅速成为了一个繁荣的经济中心。

尼姆鲁德城的建设是阿淑纳西帕二世宏伟蓝图的体现,也是他对亚述文化深切热爱的象征。

这座城市的中心,卫城巍峨耸立,其坚固的城墙和高耸的塔楼不仅是亚述军事力量的象征,更是阿淑纳西帕二世权力的宣言。

城墙之内,神庙和皇家宫殿的华丽装饰映射出亚述建筑艺术的辉煌,彰显着国王的威严和荣耀。

在尼姆鲁德城的心脏地带,文学之神那波及其配偶的神殿矗立于公元前798年,它是对知识和智慧的崇敬,也是对神灵的虔诚祈祷。这座神殿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更是亚述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古城占地广阔,达360公顷,而外城的军火库则占地12英亩,展示了亚述帝国强大的军事后盾。

在尼姆鲁德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了数千件精美的牙雕,这些珍贵的艺术品见证了亚述工艺的精湛和文化的繁荣。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尼姆鲁德城在公元前7世纪因萨尔贡二世迁都尼尼微而逐渐没落,但它的遗址依然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尼姆鲁德的战略位置十分显要,西邻底格里斯河,南接上扎布河,处于两条河流和北部群山形成的三角地带南端。

城墙长达8公里,环绕着庞大的城市,而皇宫的气势更是宏大,门口由一对带翼人面天马守卫,这些雕塑如今可在伦敦大英博物馆中见到。

楔形文字的广泛运用见证了亚述文明的进步,宫墙上刻写着阿舒尔纳西尔帕的功绩和恩威,记录着他的统治和成就。

新都的落成伴随着盛大的开城仪式,城中可能有十万人口,除了宫殿,还有皇家植物园和动物园,展现了亚述人对自然和生活之美的追求。

古城的城墙设计巧妙,呈反凸字形状,最引人注目的建筑群集中在内城,即城堡丘一带,那里的宫殿和神庙不仅是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也是城市生活的焦点。

从内城西北端的庙塔眺望,可以看到宁乌尔塔神庙、阿淑纳西帕二世的宫殿,以及远处沙尔马那塞尔三世的皇宫和埃萨尔哈东修建的神庙。

向东南方向望去,内城中的建筑和陵墓仍在挖掘之中,纳布的神庙尤其引人注目,作为亚述的文学之神,其神殿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知识和学术的殿堂。

外城的沙尔马那塞尔三世“兵器库“占地广阔,是军事力量的象征,也是新年礼仪性的准备场所。

尽管许多雕塑和宫墙浮雕已被移至博物馆,但尼姆鲁德遗址的原貌依然让人感受到亚述帝国建筑的雄伟。

阿淑纳西帕二世的宫殿等建筑在挖掘后得到了保护,虽然远观不甚壮观,但走近遗址,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帝国的辉煌与力量。

阿淑纳西帕二世特别尊崇神兽拉玛苏,他认为这种神秘的生物是亚述的保护神。在尼姆鲁德城的各个角落,都可以见到拉玛苏的形象,它们以石雕的形式守护着这座城市,也成为了亚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展示了亚述人对于神秘力量的敬畏和信仰。

在阿淑纳西帕二世的统治时期,亚述帝国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在文化和建筑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尼姆鲁德城的建立,不仅彰显了阿淑纳西帕二世的雄才大略,也成为了亚述帝国辉煌历史的见证。

阿淑纳西帕二世的统治时期,以其无与伦比的残暴和无情征服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铭文中,阿淑纳西帕二世自豪地记录下自己的“功绩”,这些文字至今仍让人读之心惊胆战,仿佛能听见那些远古战场上的哀嚎。

他铭文中的描述令人毛骨悚然:“我将敌人的尸体堆积如山,直至山峰之巅。我斩下他们的头颅,用以装饰我的城墙。我将他们的居所化为灰烬,我剥下他们的皮肤,覆盖在城门和城墙之上。我活埋敌人于墙中,将他们钉在木桩上,并斩下他们的首级。”

这些残忍的行为,成为了亚述士兵的荣耀,他们在战争中以敌人的鲜血和生命为代价,铸就了自己的威名。

亚述士兵,装备着当时最先进的铁器武器,他们在战场上如同死神的使者,以战争为生,以杀戮为荣。

历史上的亚述人被描绘为无情的屠夫,他们的行为之残忍,连《圣经》中也有记载,称之为“毁灭之地”。

在亚述军队的铁蹄下,无数城池被夷为平地,无辜的百姓惨遭屠杀。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哀嚎四起。

亚述士兵的战功,是以敌人首级的多少来衡量的,因此,他们俘获的战俘往往遭到斩首的命运。这种对敌人的残酷对待,成为了亚述帝国的一种恐怖统治手段。

对于被征服的贵族,亚述人的处理方式更是残忍至极。有的人被割去耳朵和鼻子,有的人被砍断手脚,有的人被五马分尸,还有的人被剥皮剐肉。

这些酷刑的记载,不仅仅是敌对国家的恐怖传说,而是亚述本国史官的记录。

在亚述人眼中,这些行为并非残暴,而是展现亚述士兵英勇的象征,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亚述帝国的军队最终也遭遇了不幸。在攻打圣城耶路撒冷的战役中,军中爆发了瘟疫,亚述军队遭受了惨重的失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