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个甲子年发生的事 第11章 公元前3477年

作者:黄河三尺鲤0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5:48:12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颛顼高阳氏政权的第八任帝妘美勾在位期间,将自己的帝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家繁荣昌盛。

妘美勾的少妃是一位美丽贤淑的女子,她来自于神秘的少昊族。这个种族曾经在华夏大地上留下了许多令人遐想的传说。

少妃的出现在帝国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她很快就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

然而,在少妃的心中,却始终隐藏着一个秘密。

这个秘密就是她的儿子卜习。在美勾十一年(乙亥,前3526),妘美勾纳少昊族一名年轻美女为妃。

在美勾十三年的一个春日,她在帝丘宫中生下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儿子,他就是卜习。

卜习的出生给这个古老的帝国带来了新的希望,他的父亲妘美勾更是将他视若珍宝。

他得到了父亲无尽的宠爱,同时也继承了少昊族的优秀血统。

他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而这些挑战和机遇也让他逐渐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和智慧。

随着时间的推移,卜习逐渐长大,他的才华和智慧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

他的声望在帝国内不断提升,人们纷纷认为他是帝位的理想继承人。

然而,在卜习的晚年,他遭遇了一场空前的继承人危机。

这场危机源于他的弟弟们对帝位的争夺。

虽然卜习是长子,且才华出众,但他的弟弟们也同样有着过人的能力。

为了解决继承人危机,卜习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

他积极加强与父亲的沟通和信任,确保自己在父亲心中的地位。

同时,他也努力与弟弟们和睦相处,化解他们心中的不满和嫉妒。

在这个过程中,卜习展现出了超凡的智慧和卓越的领导才能,让人们对他更加信任和敬仰。

最终,卜习成功解决了继承人危机。他赢得了父亲的信任和弟弟们的尊重,成为了帝国的继承人。

公元前3477年,华夏大地的沿海低洼地带再次遭受了海浸的残酷袭击。

这一次,都城帝丘也未能幸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海水在狂风中狂暴地汹涌,像一只巨大的怪兽,准备吞噬一切。

人们在这场灾难面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无助。

然而,这场灾难并非偶然,而是人为的过错。

在黄河上游,共工氏族因治理黄河不当,使黄河水冲破堤岸,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路咆哮着冲向帝丘都城。

帝丘都城在这股巨大的力量面前,很快便被洪水彻底吞没。

在这个关键时刻,帝卜习和朝中的一些大臣因为有着防备之心,及时地乘坐小船和竹排逃往了高地。

他们在惊心动魄的洪水中挺过了难关,安全地到达了高地。然而,他们的安全并未能带给百姓同样的保障。

由于近百年来没有发生过特大洪水,大多数的老百姓都存在着严重的麻痹大意思想。

他们没有丝毫的防备,因此在洪水来临时受到了重大的损失。

许多财产和房屋都被洪水无情的吞没,有许多族人惨死于水中。

甚至颛顼政权的一些重要文件和资料也都在大水中毁掉了。

这场洪水,无疑给帝卜习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他眼看着自己的百姓在灾难中痛苦挣扎,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痛。

在灾难过后,他被迫再次迁都于顿丘,以应对接踵而至的重建工作,以及安抚百姓们的恐慌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帝卜习认识到了防患未然的重要性。

他开始积极推动水利工程的修建,以防止类似的洪水灾难再次发生。

同时,他也加强了对颛顼政权的文件资料的管理和备份,以防未来再遭遇类似的灾难而丢失重要的历史资料。

帝卜习的行动得到了百姓们的积极响应。他们开始团结起来,共同面对重建家园的艰巨任务。

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心中充满了信心和希望,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

数年之后,帝丘的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新的城市设施完备,百姓们重建了他们的家园,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尽管重建工作取得了成功,帝卜习仍然没有忘记曾经的教训。

他继续致力于防洪工程的修建,以及加强城市防洪能力的提升。

在他的努力下,帝丘的防洪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洪水灾难。

∽∽∽∽∽∽∽∽∽∽∽∽∽∽∽∽∽∽∽∽∽∽∽∽∽∽∽∽∽∽∽∽∽∽∽

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美索不达米亚(希腊语的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土地)文明(又称两河文明)发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流域——苏美尔地区(中下游地区)。

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巴比伦的所在,在今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这一带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是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形成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社会。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

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两河流域是亚洲三大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另外两个发祥地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印度河流域。

在公元前3500年时,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开掘沟渠,依靠复杂的灌溉网,

成功地利用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湍急的河水,是以改进的生产技术、正在耕种的干旱的荒原的农业公社,成功的完成了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到文明的过渡,

从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第一代文明。

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肥沃土壤,史称“肥沃的新月地带“(南美的那个和“金三角“齐名的地区堪称“罪恶的新月地带“)。

由于两河不象尼罗河一样是定期泛滥的,所以确定时间就必须靠观测天象。

住在下游的苏美人发明了太阴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的标准,把一年划分成为12个月,共354天,并发明闰月,放置与太阳历相差的11天。把一小时分成60分,以7天为一星期。

他们的数学成果成绩斐然,会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发明了10进位法和16进位法。

他们把圆分为360度,并知道π近似于3。甚至会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及一些锥体的体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