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戎大汉 第58章 持续进行较大袭扰(1)

作者:熊猫大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5:44:09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修好高阙北部要塞当日的下午接近酉时,刘从戎带着自己的亲兵卫队除了高阙北部要塞,登上了外部防御体系的第一道土墙。他这个时候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就是该如何在漠南战役第二阶段迷惑匈奴的伊稚斜单于与中行说,使之再次产生误判。在屡次令其上当之后,这件事情则变得很是有些难度了。刘从戎觉得漠南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后,现如今又修筑好了高阙北部要塞,西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实力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还是依靠在某个阶段内通过采用一些迷惑行为促使匈奴人在军事上形成判断失误,从而达成某个战役顺利实施的情况也该到此为止,换另外一种方式登场亮相了。至于究竟该换成哪一种方式,正是需要他当下很好思考的。他心里头萌生出一种想法,那就是与其让匈奴人总是来侵扰西汉王朝的边境,不如反其道而行之,令大汉朝北面与西面各个边地重镇对匈奴人同样照方抓药,实施频繁较高密集度的骚扰。而这种骚扰,既可以是较小规模的,也可以是一般规模或较大规模的,并持续保持下去形成一种常态化。如此而为,匈奴的伊稚斜单于与匈奴左右贤王肯定会被搞得晕头转向,疲于应付,到时候自然也就无从判断汉军下一次战役会往哪里出击啦!等这种局面态势到了一定程度后,将兵力调动的动向严密封锁好,汉军从哪里出击都皆有可能,不太会引起匈奴人的警觉。

打仗其实就是这个样子的,谁始终掌握了主动权,谁就能获取更多的胜利机会。以攻代守,才能达到更好的防御效果。西汉王朝汉文帝与景帝时期,面对匈奴人的屡次侵扰,当时实施的完全是纯被动防守,是跟着匈奴人的节奏被人一直牵着鼻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所以才会有如此大的损失,边地的老百姓们也才会怨声载道,苦不堪言。现在经过龙城之战,出塞之战,河南战役与漠南战役地接阶段之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对于一个军事谋略家而言,其实就是机会。而牢牢抓住了这种战机,才能会确保自身在今后一步步走向更加辉煌的胜利。匈奴人自古就是游牧民族,是依靠畜牧业为生的。他与西汉王朝的人截然不同,财物与国力的积累速度,是远远低于以农耕也、手工业与商业为主国家的。更为致命的一点是匈奴的人口少,手气候与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在生育能力上也无法与西汉王朝进行比较。汉匈战争目前经历到这个阶段,匈奴国内的经济、军事的发展均已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状态,而随着人力消耗的增加,许多地方成年男子的数量在急剧减少。可匈奴的伊稚斜单于与中行说却没有看到这一点,还在继续叫嚣着战争。

这对于西汉王朝,是非常有利的。现在的大汉朝,则完全处于军事与经济发展的强盛期。只要措施得力。政策对头,这种上升的势头再维持个三五十年是不成问题的。可匈奴却完全不一样,目前为了能打赢与大汉朝长期战争的胜利,各方面的消耗已达到了自己所能承受的极限。如果再继续支撑下去,势必会出现全面崩盘的可能。到了那个时候,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随时随地都可能会出现的!大汉朝当前就是应抓住这个时机,让匈奴人继续不断消耗下去。而大范围主动去袭扰匈奴人,并形成一种常态化,则会大大加快匈奴人的消耗速度。长期战争可不是仅仅看某一阶段或某个特定时期内一战或者一城一地得失的,而是需全方位进行综合考量。匈奴的伊稚斜单于与中行说却还始终抱有早已过时的狭隘战争观,这场战争注定失败是早晚的事情。所以现代人总是说由于人对事物的认知不同,那么对待与处理事务的方法自然也就不同。而这种对待与处理的方法,则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差异。古代时候的很多人也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所以汉武帝刘彻才会力排众议,坚持要与匈奴人开战,并去打一场长期且精心准备的战争。

琢磨清楚了这个问题后,很多东西在刘从戎的脑海里也就迎刃而解了。刘从戎还真没有在夏秋交替时来过高阙地区,感觉这才是整个大西北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站在高阙北部要塞外防御工事的第一道土墙内放眼望去,远处是奔腾不息,波涛起伏的黄河,在夕阳的掩映下,此时已经升腾起了不小的水雾。四周的灌木丛绿油油的,点缀在荒漠与戈壁间显得异常的具有生机韵味。挨近外部防御体系的地方,在杂草丛中长满了不少各色的野花,于周围背景对比下,显得煞是好看。刘从戎知道,这是得以与第一道深壕内引入了黄河水的缘故,才会使这里改变了一些模样。在荒漠戈壁区域内就是这样,只要有水长期滋润,就会展现出来植物的勃勃生机。今天的天气很不错,蓝蓝的只有几丝云彩悬挂在东南方向的天际游动着。太阳的半个身子,已经接近了远处的地平线。在其余晖的映衬下,远处的地面上一切全都被染成了红黄相间的橙色。亲兵们见他长时间没有讲话,就知道刘从戎肯定又是在思考问题了,所以谁也没前去打扰他。直到太阳的圆盘顶部快被地平线湮没时,他才回到要塞内。

忙完了建立高阙北部要塞的事情,刘从戎率领自己的亲兵卫队回到长安后,则开始制定漠南之战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为了更好地迷惑匈奴人,使之完全失去对汉军主要进攻方向的判断,刘从戎将自己的想法与卫青、李息等人研究后,确定了从即日起西汉王朝北面与西面各个边地重镇将对匈奴人境内较小规模袭扰常态化,较大规模袭扰不间断化的策略。经汉武帝刘彻批准后,马上开始施行。也就说从这个时候开始,汉匈边界攻守倒置,局势发生了完全相反的情况。西汉王朝各个边地重镇由原来的被动防守一下转变成了主动出击进攻,而匈奴人则由原来的主动侵扰进攻,沦落为了被动防守的一方。咋一看来,好像是西汉王朝刻意为之的,其实这就是汉军取得漠南战役第一阶段完胜后的必然结果。在这种转换开始的阶段,匈奴人包括伊稚斜单于在内,都明显感觉很不适应。可中行说却认识到这种情况,与他预计到来的时间差不多,只不过是来得早了一两年。他一方面力劝匈奴伊稚斜单于调兵遣将积极对汉军进行防守,一方面则在耐心寻找西汉王朝防守中的漏洞,准备伺机对大汉朝进行反击报复。匈奴人一直以来是生活在马上的游牧民族,组织与发动攻击是他们的天生强项。现在让他们一下子由进攻改变为防守,这个弯子确实不太好转。于是,匈奴人又再做了几次对汉军特定边地重镇的侵扰遭到惨痛失败之后,这才不痛定思痛,默默接受这个惨痛的现实了。人通常都是这样的,当无法清醒客观认识自我时,则需用事实去很好教育。

由于汉军成功在西北不地区靠近高阙城的黄河北岸修筑起了高阙北部要塞,匈奴右贤王的好日子也算是过到头了。驻守高阙北部要塞的苏建与公孙贺两位将领,严格执行刘从戎的命令,经常对匈奴右贤王的领地实施规模不等的袭扰,出击的地方也往往令其防不胜防。绣衣府在得到匈奴右贤王在高阙北部要塞附近建立了几个监视据点,随时可以打探汉军的动向,为匈奴右贤王通风报信之后,就派出暗探经过查访掌握了这些据点的准确位置。刘从戎将相关情报通报高阙北部要塞之后,苏建与公孙贺亲自出马,利用一天的深夜率领一万骑兵潜出要塞,利用夜色将这些据点全部拔除了。匈奴右贤王在失去了这些据点后,则完全失去了对高阙北部要塞汉军动向的掌握。而苏建与公孙贺对于匈奴人的袭扰则更加频繁,与日俱增,甚至在一些时候出动一、二万骑兵,对距离六七百里地之外的匈奴人大中型畜牧聚集地实施远程奔袭。如此一来,则令匈奴右贤王更加是手忙脚乱,无法应对了。而这个时候匈奴的休屠王,已完全被驻守武威地区的赵破奴长期牵制住了。现在赵破奴是兵强马壮,匈奴休屠王不敢有丝毫大意不说,还得时不时应付赵破奴的主动挑衅。自顾不暇,哪里还能抽调出兵力,当然也就没办法帮忙匈奴右贤王承担防守压力。长期以往,匈奴休屠王感到自己实在吃不消,思来想去没了办法,就学习了匈奴的浑邪王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