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少年派的江天昊 第170章 吹捧还是有用

作者:梓枫紫燚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09 23:43:39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我爱看电影”在微博里拥有一百多万的粉丝,他的影评文章质量很高,尤其是对国产影片的点评往往十分犀利精辟,因此深得影迷们的信任。

但是如此“吹捧”的影评却是从来都没有过的,以至于让他的粉丝们有些怀疑他是不是被收买了,或者被盗号?

然而活跃在微博里的影评人并非“电影观世界”一位,参加了首映礼的也不是只有他,更多的影评文章跟着出炉,完全是一边倒的赞扬!

今晚的微博热搜和热度榜,差不多被《绝境:太空旅客》的相关话题给霸榜了,一度被顶到了热搜榜的次席,引得粉丝们纷纷点赞。

而随之时间的推移,1月23日悄然过去,1月24日零点,国内数以千计的影院同步开始了《绝境:太空旅客》零点场的上映!

今夜注定是不同寻常的,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关注着这部电影零点场的表现,以及观众的观影体验。

特别是企鹅公司和昊琪工作室,都派人时刻盯着院线的数据更新。因为零点场成绩和零点场观众的口碑,都会对电影的票房产生影响。

反倒是作为关键人物的江天昊非常淡定,没有什么紧张忐忑不安,跟剧组人员吃喝欢庆直到凌晨时分才结束。

1月24日,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再次席卷了北方地区,很多地方都下起了大雪,首都却没有飘下雪花,但气温也下降到了零下10c,让人都不愿意出来。

虽然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不过京城的常住人口因为春节的到来下降了很多,大街小巷冷冷清清的,不少店铺都关门歇业了。

但商城购物中心之类的地方依旧很热闹,很多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终于有时间到商城里购物玩乐,影院影城的生意红红火火。

今天正是《绝境:太空旅客》在全国范围正式上映的日子,很多娱乐媒体以及圈内人都盯着这部电影的票房,以及观众的口碑状况。

在票房方面,最先被曝光出来的是《绝境:太空旅客》零点场的票房。

所谓的零点场,指的是当日零点开映的场次,零点场的概念最早来自美国,如今在在欧美地区已经成为一种观影文化,零点场的票房也颇受重视。

而在国内,零点场更像是一场属于年轻人的狂欢,因为高年龄层和低年龄层的人极少会在凌晨时分跑去电影院里面看电影,这个时间段基本上属于城市里的年轻群体。

另外看零点场的,无疑就是粉丝了。

跟预售票房一样,零点场的票房成绩跟影片的总票房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但是零点场的观影口碑非常重要,不少宣传搞得轰轰烈烈的影片,票房成绩往往就是从零点场之后开始崩溃的。

在零点上映之前,《绝境:太空旅客》可以说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当天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宣传方面做得非常成功,预售票房的出色成绩证明了观众的期待值,而且男女主演都有大量的粉丝支持。

院线方面,国内的院线都给了《绝境:太空旅客》很高的排片,排片占比高达55%,无疑是对这部影片寄予了厚望。

而《绝境:太空旅客》的零点场票房没有让人失望,一举拿下了8730万的骄人成绩,创造了国内电影零点场票房的新纪录!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影评,包括专业的影评和普通观众的观影评论出现在了微博、公众号、论坛、朋友圈等等网络平台上。

《绝境:太空旅客》的口碑随之不断地发酵,也有越来越多的观众进入影院当中。

《绝境:太空旅客》带给大家的并不是纯粹感官上的刺激,它所包含的浓烈的太空人生思索,才是能真正打动观众的东西。

直到12点半分的时候,江天昊接到了企鹅公司方面传过来的准确数据。

《绝境:太空旅客》全国公映的首日,一举轰下了3.7亿的票房!

3.7亿的首日票房虽然并没有打破纪录,但要知道刚刚过去的2月1日是腊月二十七,距离春节档票房爆发的时间还差了几天,很多人正忙着购置年货准备过大年,跑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其实不会太多。

所以只要《绝境:太空旅客》没有出现口碑崩溃的情况,那么拿到更高的单日票房是很有可能的,创造新纪录也并非痴人说梦。

1月24号当日,在全国175家影院总共发放了37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582份,其中有85.25%的观众给《绝境:太空旅客》打了a 的分数,还有11.72%的观众打了a,两者相加就是97%的正面高评分率,说是口碑炸裂毫不为过!

那些关注着《绝境:太空旅客》的业内人士对此心知肚明,而利益相关方都纷纷给江天昊打来了电话表示祝贺。

结果导致江天昊的手机直到一点多的时候才总算安静下来,为了能睡个好觉,他不得不将两台手机全部关机。

到了早上,《绝境:太空旅客》的首日票房数据已经在娱乐媒体、微博平台上传开了,企鹅公司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宣传机会,加把力为《绝境:太空旅客》刷了一把热度。

现在票房和口碑双双大爆,不趁机加大宣传力度才是咄咄怪事呢!

只是辛苦了出品方的宣传部门,马上就要过年了还得加班加点的工作。

企鹅公司更是联系到拥有千万粉丝的知名影评大V师近臣,为《绝境:太空旅客》写了一篇很不错的文章。

写这篇文章前,我对《绝境:太空旅客》一片定在贺岁档上映的勇气表示敬服,若不是有着黎迪迪与郭山费的光环加持,江导想要在处处洋溢着红色喜庆的节日氛围里大玩科幻片的性冷淡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毕竟,从《绝境:太空旅客》的剧本拟定至杀青再到国内公映,仅仅用了六个月时间。然而我对这部影片的期待值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降反升。作为一部道具精美的硬科幻题材,玩的却是男欢女爱的商业电影,我只能感叹剧组太不差钱。落俗的剧情不免让人想起《逆世界》。就算人类科学的脚步走的再远,也依然无法跳脱情欲的考验。剧情难以超脱正是人类科技发展瓶颈的现实写照。

不过《绝境:太空旅客》在时间设定上的取巧却有着不可悖的调性,那就是人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而伴随人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就算活得再久离得再远,也依旧无法逃脱。摆在他们面前的任何困难都不足以和孤独带来的窒息相提并论。

到了本片中,郭山费饰演的工程师男主在茫茫星海里被迫醒来,无法对话无法求助,虽然生存条件优渥但却无法进行社交,强烈的孤独迫使他寻求一个突破口,唤醒同舱乘客便成了他的救命稻草。饭饱思淫欲,看起来倒是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片中的黎迪迪饰演的女主,有理想有抱负,为了一个时间跨度长达250年的新闻报道不惜抛弃身边所有至亲,这样的人物设定虽显得做作,却也正是当下一些为达目的而疏于享受人生的人们的缩影。

当这样两个怀抱重建人生理想信念的人相遇后,所产生的化学效应自然是剧烈而短暂的。实话说我并不相信这两个人能相守到老,因为彼此的抱负起点不同,一个是为了造福后世子孙,另一个却是希望能在异域他乡建一所房子与爱人相守到老。急功近利是女主与男主间产生严重分歧的爆点。

在观影过程中,我一直担心的是男主自私的行为过早暴露在女主面前,使得剧情反转的力量被削弱,让此片在伦理道德探寻的思索中沦为平庸之作。或许是为了故事的完整性,编剧选择让一个没有情感色彩的机器人不经意的说出这个“不能说的秘密”。至此,故事的基调就被完全改写,从出发点犀利的惊悚片变为暖暖惹人爱的商业爱情片。

看过此片的许多观众都感到视觉带来的刺激远远超出剧情的俗不可耐,我也这么认为。但同时我也认为,《绝境:太空旅客》实则是一部三观诡异的爱情片,它似乎通过歪打正着的方式达成了自身的商业需求。比如男主其实并不是通过你情我愿的方式俘获女主欢心,而是通过类似“甄选”的方式,在剩余的4999名沉睡的旅客中挑一个自己喜欢的。这种上帝视角造就了影片的伦理基调,也成为全片矛盾集中爆发的拐点。

但此片剧本的精妙正是由于透着某种宗教意味:男主想要通过自救的方式“不得已”去选择一名心仪的伴侣,正如伊甸园中,上帝用亚当的一根肋骨造出夏娃,他的行径使得女主在得知真相后百般咆哮:一念之差就毁了别人的人生。但其后男主通过自我牺牲的方式完成了对自身原罪的救赎,使得影片主旨又重新回到人性探讨的范畴。反观全片,其实这种自私造就的罪孽感一直套牢在男主身上,但最终通过爱情的催化让男主从自私到无私完成了质的升华。

至于片中一些不吐不快的碎槽,兴许无伤大雅:比如男主参加全息影像课程时呆萌如Siri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星球殖民技术如此发达的未来,显得有些滑稽可笑;另有休眠仓使用说明书的纸质版本,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如今的航空人员都是用iPad储存维修资料,一两百年后的人类用纸质文件是为了缅怀四大发明吗?

《绝境:太空旅客》算是自去年以来看过画风最令人惊艳的科幻电影。虽然情节老套bug频频,但依旧让人经不住动容。人真是奇怪的物种,可以坚强到支配整个宇宙,却脆弱到没有陪伴就无法存活。

我们没有办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这样老土的鸡汤,已经好久没有喝过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