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语梦 第145章 起卦

作者:无衣之城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4-04-08 19:45:51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话说回来,你们既有流传下来的各种荒诞不经的神话故事,也有被载入史册的正史。就那《西游记》来说,在你们的史书和故事中都有唐僧取经的事,在你看来史书中写的肯定更加接近真相,但就像我之前跟你说的,史书把它写成了文字,自然是寻常无比,不过若要你进入故事里,真的与之互动,你就会发现现实也许跟你想的截然相反。”

“之所以跟你说这么多,还是因为你的那位伙伴——王子丰,他那边起了变化。他提前同意了老道的要求,让你进入他的梦境。只是这次你的梦境之旅并不简单,老道还得准备准备。你调整一下心态,也许很快你就会真的进入你以为的故事之中。老道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希望你在接下来的旅程中,能为老夫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你们这一去也不知道会耽搁多少时间,但王子丰闯的祸老道也不能直接插手,所以我权宜从事,点化了王子丰的功德金莲。此间事了,你陪着他去一趟地府九幽,进入黑莲之中,用功德金莲度化一次黑莲中的恶鬼,应该能消灾不少。”

吴承天还有一肚子的问题想问,可老君说完这些话就不见了,他也没办法。而且老君一离开,他就被一股强大的力量从梦境中给踢了出来。本来应直接回到现实中的,吴承天下意识的跳转到自己的彼岸之中了。

吴承天在彼岸之中盘膝而坐,整个人进入忘我的状态,一个又一个的“吴承天”从他的身体里走了出来。这次与以往不一样,可能是吴承天在成为天人之后已经很少用彼岸来修炼的原因,这次吴承天分身无数后,没有一个“吴承天”与之前那般交头接耳的讨论着什么,而是每一个“吴承天”居然都在起卦。

在这之前,可能是因为不信算命那一套的关系,吴承天对于“卦象”、“占卜”等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有很大的抵制情绪。然后学了道后就不一样了,易经术数在月宫属于必需,而且精通后就能拥有预知祸福这个被动技能。

在之前的数次经历中,吴承天其实已经享受过类似“危险预知”的福利了。只是从这次太上老君的话中,他突然福至心灵,想起了其中的一句话来。这句话是“夫道者,原产有而无形,理须待之而后生”。句子里的意思也很简单,翻译过来就是说:“道”这个东西,虽然实际上存在,但它没有具体的形状或形象。我们必须等待它的作用发挥出来后,才会感知到它的存在。将这句话与《道德经》中的那句“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一起理解,再加上学法时所看到的幻境演示,不难得出所谓占卜就是将小千世界与大千世界连通起来,通过微观世界的变化来提前预知宏观世界的变化。

这里有一个难点,那就是微观世界的变化看似随机且毫无规律,又如何找出它与宏观世界的联系。科学家们找不到,并不意味着神仙找不到。

在吴承天曾经呆过的世界里,人的生命太短暂,人与人之间的知识无法复制,传递的过程又太过主观,很多重要的精华其实并没有继承下来。表面上是科技文明的飞速发展,实际上人类的精神状态还不如几千年前的古人。至少吴承天所学的易经占卜之法里面就已经将微观世界那些看似不可测的规律总结了出来,并形成了一套通用的算法。而吴承天此刻就是通过自己无数的分身在起卦算命,拨开迷雾,看清自己的未来。

然而天命不可测。一来,天数变化太多,要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太费魂力,不少“吴承天”算着算着就烟消云散了;二来,如此精准地占卜有违天机,自然会降下惩罚,也有不少“吴承天”被莫名出现的天外神雷给砸中,命殒当场。

良久,吴承天终于睁开了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吐出了一口金色的“血”来。好在他福缘深厚,有“鸿蒙之气”护佑,又喝过“百年心酿”和仙品的“五仙汤”,不然这一次占卜就要了他的老命。

当然,并非每一次占卜都会如此凶险,关键还是在太上老君提点他的那两个字——“交流”上。只有当你和小千世界的“信号”互动,才能真正感受到每一种卦象所代表的真正含义,不是简简单单心头一热,扔几枚铜币就可以测算吉凶祸福那么轻松地。

吴承天这一次的占卜就与那小千世界的“微粒们”进行了亲密的互动,然后得到的结果也非常地清晰和明确。首先,他算到了跟他有关的这次高仙芝所率领的大军,此战不仅能大获全胜,而且会俘虏一批这些西域小国的国王、酋长之类的。他班师回朝后,唐玄宗也会很满意。只是同时也埋下了一个重要的隐患,而且这个隐患不是别人,正是吴承天之前救下的一人,那位石国王子。

在吴承天看到的未来中,这位石国王子会侥幸逃脱,找大食帮忙,并串连了西域各部势力于明年四月在怛罗斯城大战高仙芝。在大战对决的五日后,高仙芝部中的葛罗禄部众会突然叛变,与大食夹击唐军。届时,高仙芝必然大败,还得右威卫将军李嗣业为他杀开一条血路,方才能得以逃脱。此战过后,高仙芝部众死伤大半,仅剩千余人逃回。至此以后,大唐逐渐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这一卦看的是家国大事。当然算出这些并不算什么,少数极其精通易数的凡人也算得出来,当然袁天罡不在此列。倒不是说袁天罡算不出来,恰恰相反,袁天罡太能算了,已经算不得凡人了。

袁天罡一卷“推背图”影响了多少个朝代的皇帝,不少皇帝因为这图给自己的子孙起名改字,连宋太祖都觉得袁天罡的这“推背图”写得实在是太露骨了,将他如何上台那点腌臜事都给暴露了出来,干脆将他那一卦给改了,但又怕自己后世子孙坐不稳江山,倒是没舍得直接焚烧毁掉,只是打乱了顺序而已。只是到了明清,特别是从清中晚期一直到民国,这其中的改动就大了,真本早已失传且不说,就连抄本都改得面目全非,后人是无缘得见这“推背图”的真相了。

唐玄宗其实也信这个,只是这个时候还没有“推背图”这个说法,称之为《图谶》,但和唐太宗李世民不一样,李世民看《图谶》时可是专门请李淳风给他解读,唐玄宗上位时李淳风早死了,袁天罡的儿子袁客师也不在人世了,好不容易找了一个丘延翰,结果人家是看风水的,把他关在皇宫十几年也没从《图谶》里看出个啥。其实这也是当吴承天第一次入京,将那句谶言解读出来后,李隆基几乎很快就相信了吴承天的原因。因为就算没有罗公远提醒,这句话也早就是李隆基在《图谶》上看到过,并一直不得其解的谶言。

对吴承天而言,天下大势好算,他的个人吉凶祸福却是难断,主要还是他所牵扯到的人和事,有些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更有可以同时行走于过去、现在、未来之人,这种人以吴承天的道行如何算得出来。这也是吴承天为此而吐了一口老血的原因。

不过,吴承天也不是一点收获没有,他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起卦进入微观世界是一种很玄妙的状态,像是找微观世界寻找一系列的密码,然后通过解开这些密码你就能看到现实中对应的影像,就像在旁观一个纪录片一般。

当然影像的放映都是片段式的,内容有长有短,就比如说吴承天所看到的影像就不长,而且很碎,被分成了五段。

第一段影像是一个拼接版,主视角应该是唐僧。前半部分应该是唐僧还在长安,正准备去西天取经,只听他在寺庙里对一众和尚们说:“徒弟们,我去之后,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门里松枝头向东,我即回来。不然,断不回矣。”

接着,画面一转,还是那间寺庙,不过这一次视角先是给了个远景,让吴承天看清楚了这间寺庙的寺名——洪福寺。还是一群大小僧人站在几株松树前,这些松树一颗颗头俱向东。这些和尚惊讶道:“怪哉!怪哉!今夜未曾刮风,如何这树头都扭过来了?”

其中就有一个看着眼熟的,应该是唐僧以前在这庙里的徒弟回答道:“快拿衣服来!取经的老师父来了!”

有些新来的就问:“那个老师傅?”

那徒弟答说:“自然是唐长老要回来了啊!难道你们都不记得唐长老临走时说的话了吗?”

“唐长老,哪个唐长老?”一个入寺时间不短的和尚问,“我入洪福寺已经近十年了,从未听闻哪位大师姓唐啊?”

这时,有些老和尚入恍然大悟般的替那说话的徒弟答道:“寺里还能有哪位唐长老?自然是西天取经的唐长老了,这可是陛下赐的国姓!”

其中有一老僧扭头对那徒弟说:“还是你记性好,这一晃都有十九个年头了吧?”

旧徒答说:“当年师父离去之前曾说过:‘我去之后,或三五年,或六七年,但看松树枝头若是东向,我即回矣。’我师父佛口圣言,做弟子的自然铭记于心。”

这是第一段内容,从这里吴承天得到了两个有用的信息:第一,这唐僧别的本事他不清楚,但至少在易数一途要远胜于他。唐僧能算出他回到长安时洪福寺的松枝头会向东,也可不是一般的本事。虽然在时间的长短上有所偏差,但西天取经多大的事,几乎可以牵连到漫天神佛,能算出这些已经非常厉害了。第二,那就是唐僧西天取经花了整整十九年。至于这个信息有什么意义,要把四段影像内容全部说完,才能体现出来。

后面四段影像内容的主角都是猴子,但却并非同一只猴子,其中第一个出场的是赤尻马猴。吴承天倒是不认识此猴,只是见此猴穿着僧衣,坐在如来殿前听讲,旁边坐的就是那金蝉子。吴承天曾在王子丰的梦中,与金蝉子一起到过如来的殿前,所以对这一幕并不陌生。只是他倒是没想到会有一猴子与金蝉子并列,想想金蝉子转世成为唐僧之后,又与孙悟空一起取经来到这西天,不得不说金蝉子与猴还真是颇有缘分。

这赤尻马猴的来历倒是如来亲口向众人介绍的:“天地周旋三百六十五年,芒邪山顶生出一树,又三百六十五年,树长万丈高,冲破云层,周遭磅礴壮大。这时有一惊天雷,劈破树身,随后飞出一猴,红屁股,如马大,便是他了,名为赤尻马猴。”

“他幼时颇为淘气,误撞到我灵山无来阁。想来也是缘该如此,他踏着仙雾转身进入阁里,阁中正好放着我的莲台。荷花高砌,绿水环绕,我从雷音寺听法回来,正看他跳上我莲台嬉戏。就将他收入佛门之中。他灵通非常,如今已他已在我座下修行十载,尽得三十六路心法,特赐‘闻达侍者’一职。他因由树生,取木姓,法号尚智,今说与诸位听。”

如来座下众弟子纷纷点头,金蝉子则代表众弟子表示欢迎并说道:“尚智师弟不到十载已得佛法真传,吾等不能及,‘闻达侍者’之名名副其实。”

还不待这赤尻马猴谦虚回礼,如来又开口道:“金蝉子,尚智。”

“徒儿在!”金蝉子与尚智齐声答道。

“千年之后我佛门有一次大兴之机,其中关键就在你们二人身上。届时,还望你们起到开启民智、弘扬佛法,将慈悲、智慧、平等、无我之念根植到有缘人的心中。”

听如来如此一说,两人连忙点头应是,第二段影像至此结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