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月金刀胭脂泪 第22章 轻骑翩然入梦来

作者:上淑嘉曼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4-04-08 18:47:30
最新网址:www.bquge.cn

第一节九华七曜

殷福平一行从槐花县守备府出来之时,已经不再是行伍装备,他们经过一番改扮,已经化身为一个小小的商队,何猛看到大帅自打从守备府出来后就眉头紧锁的样子,心中也有几分忧虑。毕竟,自己戎马倥偬、相交最厚的老哥哥惨死家中,任谁也高兴不起来。

石原之死透着蹊跷,而这次七木道发生的一切,也让殷福平不禁陷入深深地思索,而每每此时,他的眼前就会浮现起一个束发金冠、面目俊美的脸孔来。这两件事,他觉得,恐怕与自己这位老朋友,不无联系。而他这个老朋友正是曾经意气风发、不可一世的秦王龙在野。虽然,他现在偏安一隅,但是,他的野心殷福平是很了解的,想到龙在野的同时,自己那个老对头吴昊的身影便会不由自主跳出来,难道,这两件事不无关联,它们又都是出自这个吴昊的手笔。

吴昊曾经是天山莲花寨二爷南宫金的朋友,后来,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二人才分道扬镳,但是,这个吴昊在当年却是一个相当名声显著、神通广大的一个人物,而他那个外号“九华七曜”的由来更具一些传奇色彩-----

其一,饱读诗书。他曾是当朝丞相霍千川的同窗好友,当年,霍家贫弱,他还曾资助过霍千川,值得说明的是,当年他和霍千川是一同参加的科举,霍千川考了个二甲第八的好成绩,也就是当时的第十一名,一甲共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而吴昊则是当时的榜眼,榜眼就是当朝的第二名呀,更夸张的事,这个吴昊是个神童,当时高中之时,霍千川已经二十七、八了,而吴昊比他尚小十余岁。高中后,吴昊只做过不到一年的知县就挂印封金而去了,用他当时的话说‘我熟读诗书是为了明理,做一个干净清白的人,而在官场,这个愿望是不能实现的’。

其二他还是一名良医,他的武功及医术都传自他父亲的一位方外之交,也是武林四大世家的“斜阳外”---“云梦山庄”庄主“鬼箫神针”孟思远,春笛歌中的“笑傲江湖山林上”说的就是此人。在当时的江湖他和另外三个人“鬼剑神拳”上官无意,“鬼斧神功”欧阳儒文以及“鬼影神行”百里布衣合称“江湖四神龙”,他还与我们前文提到的“功德无量”陆三元并称当世两大神医。吴昊的武功虽然也可称高绝,但他的医术却实在当得起天下除陆、孟之外的第三人的。

其三,他熟读兵书战策,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当年轻骑营之所以横扫天下,除了主帅雁南开,他起的作用最大,因为他一度曾是雁南开的智囊。

其四,吴昊精通星象占卜之术,尤其是他的识人之名,是即使雁南开都深深佩服的,每每排兵布阵,细化到那个人统领那支部队,雁南开都会与他深入探讨。

其五,他还是一个天生的纵横家,当年雁南开异军突起,这只义军部队的领导者虽然是雁南开,但是组织者却是吴昊,更值得一提的是雁南开与息亲王战争打得正火热之时,龙朝都城龙城被北军攻破了,龙朝面临南北夹击,危若悬卵,还是这个人,孤身一人作为使者去了乐军大营,一个人,一张嘴愣是把乐朝满朝文武给忽悠瘸了,他们竟然在两个月内没有挺军南下,他当时给出乐成帝不要南下进军的理由大致有以下三个,第一,乐军一路势如破竹,占据了龙朝几个重要城市,虽然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这种强取是需要消化的,此时冒进是绝不可取的。第二,乐军举国之兵南下,后方一定空虚,如果北方各地勤王之师大举进攻乐军后方,那他们就有大麻烦了。第三,乐军要大举南下势必要过龙潜江天堑,乐军想要挥师南下,这会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如今龙、息两方打得正不亦乐乎,乐军又因何不坐享其成,渔翁之利就在眼前尔。

这些建议,乐成帝听进去了,三军统帅百里威听进去了,满朝文武都听进去了,那一段时间,吴昊俨然成为了乐朝理所当然的座上宾,百里威竟然上书乐成帝要把吴昊留在乐军当国师。这才有了两个月后,雁南开的背水一战,他不但很快收复了许多沦陷之地,还让乐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其六,对于奇门之术吴昊也深有研究,而且大有建树,在以前的战斗中,吴昊所研究出的“轰天炮”与“霹雳车”“连环箭”发挥的作用是绝对不容忽视的,他与“鬼斧神功”欧阳儒文、“鹤仙翁”石清和以及“灵符宫”宫宫主“画地为牢”付长生都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当然像奇门“通灵宫”宫主“万劫手”屠烈与“阴灵宫”宫主“鬼盅王”令未岷,他是不屑于理会的,但是即使屠烈的通灵术以及令未岷的“驱鬼术”与“盅术”吴昊也是很精通的。

其七,吴昊还是一个不世出的创世奇才,从他挂印封金,退出官场到现在也不过十多年,而其中尚有四、五年时间在军中效命,而就是这短短的一段时日,他居然在江湖上创出了二十四个流派,其中以武功称著的有“九华派”,“罗湖派”,“金剑门”“神箫堂”与“义勇帮”,以机关暗器为主的有“烈火堂”“天雷帮”“万箭门”与“神机营”;以奇门异术为主的有“蓝衣社”,“影子营”,“百虎门”和“拜神教”,以医术流传的有“回春堂”“万药堂”“万春堂”“有缘社”“天意社”和“舍字门”,与星象占卜闻名的有“神算门”,“铁口帮”,问天教,“参吟社”及“应声谷”。

后来,秦王谋反失败后,吴昊跟随秦王在七木道以北的云城自立为王,并把那里更名为潜龙国,秦王自号隆武大帝,更是拜吴昊为相国。据说,吴昊在那里大力改革,颇有建树,使得那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相当的鼎盛。

而他亡我之心不死,终究总是心腹大患呀。殷福平正自患得患失之际,何猛忽然小声提醒,道:“大帅,我们这是要前去柏杨城吗?”

殷福平轻轻点点头,道:“现在,单于怒已经兵围拂柳城,季子刚居然按兵不动,这件事可有些不妙,事出反常必有妖,我们对这个经略不得不防呀。只是,在去柏杨城之前,我们还须再办一件事,要想轻易拿下季子刚,而今,古槐城的季林却是个关键人物,我们得先会会他才是。”

何猛曾经在七木道驻扎过一些时日,对这个七木道经略季子刚虽然并不太熟,但是,还是有一些了解的。这个季子刚,不但一身功夫出神入化,对于兵书战策,也颇有造诣,想当年,秦王谋反之时,他跟随季如飞平叛就已崭露头角,算是个很了得的大将。只是,这个人与自己的父亲一样,虽然能力出众,但是胸襟却并不宽广。而这次单于怒几乎举全国之力来犯,而他却按兵不动,难道是他因为痛恨唐启的女儿阉了他儿子季鹏,这才公报私仇,想要落井下石不成?于是,他对殷福平说道:“这个季子刚原是个睚眦必报之人,他会不会是想要公报私仇,故意按兵不动呢?”

殷福平闻言,面色一凛,杀心顿起,淡然道:“如果他胆敢公器私用,我一定不会饶他。我选择轻装前去,其实也有微服私访的想法,何兄,只有深入民间,你才能对国家大事了然于胸,这对执政者其实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用好了益处实在良多呀。”

何猛默契的点点头,他看着殷福平头上已经隐隐可见的白发,心中不禁一阵悲戚之感,英雄暮年的没落之感不由升上心头,现在,先帝承运去世快一年时间了,所谓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殷福平本是承运的知己大臣,而与现在的皇帝顺德却隔着心呢?何猛知道,还不到五十岁的殷福平头上那些白发也是在这小一年的时间里悄然滋生的。而他的烦恼,自己这个做属下的,可是最是清楚不过了。他苦笑道:“大帅,只季鹏这个败家子,就可以看出,季子刚在民间的名声一定不怎么好?”

殷福平轻叹一声,道:“是呀,我们这些朝廷近臣,皇亲国戚,最忌的就是恃宠而骄,以权谋私呀。”

季子刚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他与殷福平却是不能相比的,他虽然也是皇亲国戚,不过,也只是皇后的远亲,而殷福平却是当今皇帝的亲姑父,先帝的妹夫,是当朝驸马,他们夫妻锦瑟相合,恩爱十分,可即使是他,无论对待下属,还是普通民众,那都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而季子刚能够听任自己的儿子胡作非为,危害一方,只这一点,就已经是不可饶恕得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