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月金刀胭脂泪 第205章 英雄精忠报国

作者:上淑嘉曼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4-04-19 12:17:47
最新网址:www.bquge.cn

那天夜里,玉人楼的主人正是春笛姑娘,那一夜春笛姑娘所唱的正是下面这首歌-----

“英雄精忠报国。

好汉除暴安良。

壮士断腕又何妨?

乐朝七猛珠,息国靖亲王,犹念龙城飞将。

一剑天欲雪,目寒十里霜,海南凤隐神飞扬。

更有棋岭铁脚,画山刀光,敢叫魔消道长。

鬼斧夺天干,金针渡阴阳。

正义金旗纵四海,富贵闲侯赛孟尝。

恩仇值一笑,侠义总无疆。

笑傲江湖山林上,浪子回头绽金芒。

为谁生死相许,因何功德无量?

乱世长存魂骨香。”

而这首歌每一段话都因人而异,而歌中这些人,也都是在当时民间、江湖百口传颂的当世大英雄大豪杰。起首,她所唱的这句英雄精忠报国说的就是本书主人公殷福平,殷福平跟雁南开在当时岌岌可危的大龙那可都是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旷世名臣,而之所以把殷福平排在首位,其实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比之在凤城横空出世、吓破敌胆的龙城飞将雁南开要出现的略早一些,而他小小年纪不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还乱拳打死了投敌卖国的老师傅钱归义,一下子就已名扬天下、声震寰宇。

后来,殷福平大战贺兰谷、血洗伊兰山、怒斩许边、、、的事迹更是缔造着人间万口相传的传奇。

大战刚刚平息,乾宁大帝大封功臣之际,老皇帝有心把自己的爱女祥云公主许配给殷福平,可是殷福平在朝堂上毫不做作的一句话:“娶妻当如叶知秋,”更是让他用情至专传遍天下,虽然老皇帝恼羞成怒,一下子把殷福平贬为穷山县县令,殷福平依旧坦然接受、欣然上任。

几年后,乾宁大帝暴毙,龙朝内外,夺嫡之战又开始四面烽烟,而这一次,又是殷福平临危受命、挂帅边疆,而经过九死一生的战斗,虽然把秦王轰出了龙朝境内,但是,在这场战斗中,殷福平可是牺牲了许多跟他同生共死许多年的生死弟兄。

而承运大帝继位之后,殷福平更是殚心竭虑、忠心耿耿的辅佐,无论是军事、政事,承运大帝无不跟殷福平息息相通、休戚与共。而承运大帝为政短短二十余载,那一片清明、稳定,又怎么离得开殷福平的功劳、苦劳。

几年前,承运大帝驾崩后,曾经的秦王而今的潜龙帝龙在野再一次跟胡王单于怒联手攻打大龙西北边陲七木道,浩浩荡荡将近百万大军,一个是为了七木道的大批宝藏,一个是为大龙第一美女唐碧,所谓的人为财死,更为色狂,远在咸阳道巡视的大帅殷福平闻听此讯,居然连至交好友石原的丧礼都未参加,就匆匆打马来到七木道,而这一次跟单于怒一战,殷福平凭借自己超人的智慧跟无所畏惧的勇气再一次凯旋而归。

而正是这一次凯旋,殷福平被迫卸甲归田,没有殷福平参政的大龙,开始了再一次动荡。顺德帝新政开始推行,各地功臣宿将慢慢冒出头来,用自己强有力的抵角跟新制角逐、抗争、磨合、、、、、

这一切,似乎跟逍遥自在的游荡在老家凤城的殷福平毫无关系,而这一切,好像就是朝着殷福平来的,虽然,他卸甲之前,并没有接受承运大帝多次的赏赐、赏地、虽然,他卸甲之后,就与当地官场毫无往来,但是,站在新政对立面的几乎无一不是他曾经的老部下,无论是铁卫军的灵魂人物苏沪、铁傥,还是轻骑营以第一悍将叶玄空为首的沙场老将,他们都将是这次顺德帝想要清除、整治、针锋相对的敌人。何去何从,殷福平又该如何自处,实在也算一道难题。

一群地广人丰的功臣宿将之上,偏偏出淤泥而不染、卓然不群的站立着一位一身正直、两袖清风而又功高震主的元帅,这样的画面,你怎样看?一个个部下富得流油、更有的甚至横行无忌、为祸乡里,而殷福平现在却在轻车简从、巡视北方,一路所见所闻,即使他明知功臣宿将梗在大龙要害,弊大于利,却还是没想到影响会如此之大、更想不到,影响会这么恶劣。何去何从,让而今的殷福平选择,却是也相当艰难。但殷福平之所以被称之为英雄,那自然就有虽万千人而吾往矣的信心与决心,他既然选择了支持新制,那他就会坦然面对未来所面临的所有艰难与险阻。

而他这一次打马匆匆前往咸阳道,就也与此事有关。咸阳道老经略使叶玄空不但是殷福平曾经依仗过的老战友,也是他而今的儿女亲家,叶玄空无论是在轻骑营还是在咸阳道,那都是声名赫赫、一时无两的人物,而这一次,新法一开始推行,他就像苏沪一样,成为朝廷最大的绊脚石,而且,还不会以他的意志随意转移。

叶玄空卸甲多年,但是,只他的赏赐与赏地那都是让人相当震惊的数字,何况,他还有那么多义子贤孙、济济一堂,而且,他这些义子大都是当年跟他出生入死、猛打猛冲的将军,这些财富跟土地聚集起来,那也就无外乎他会成为龙朝四大家族之一了。

顺德帝改制,自然首先要拿叶玄空他们开刀,李岸参与变法之前,就已把自己妻子唐明珠跟幺子李敢所搜刮来的财富全部归公,积极跟顺德帝站到了统一战线上,因此,纨绔中的纨绔李敢倒是因此因祸得福,成为一方大员,这当然是一家执政的利弊。而李岸一冒头,唐家自然更是不甘后人,就在唐碧大婚后不久,唐九江就交回朝廷大半以上的封地,还把自己私人银库打开,光是上交给国库的黄金就整整拉了十余辆马车,白银更是不计其数。李、唐二家如此积极支持新制,其他京官更是纷纷效仿。

在龙城,一向以高官满堂而著称的老牌贵族顺意侯浪文真与文武皆盖世的文成伯慕容越两家,也都为此做了表率,纷纷交地拿钱,数量可观。

就在这京城形式一派大好之际,殷福平却已悄然远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