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讽世前后说部白蛇全传 第59章 报信

作者:佚名居士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08 08:42:23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却说吏部陈伦秉性固执,因与仇练薰莸各别,不愿去趋奉他,只命二媳前往拜寿,代为致意。所以今日退朝回来,静坐在书室中,批阅文书,办理他的公事。忽见司阔人走人,呈上贴,禀报许状元来拜会。陈爷把名帖一看,上写着“年侄许梦蛟顿首拜”。暗想:“他是许汉文之子,与我孩儿同榜及第,闻他封王得胜回来,到此拜望,我当以优礼相待,不可轻慢。”便吩咐阁人开了正门,亲自出来迎接。与梦蛟相见之下,携手入内。

到了厅堂上,见礼分宾坐下,送过香茗,陈爷先开口问道:“年侄出使封王,耽搁番邦甚久,不知何日动身,才得回朝。乞道其详。”梦蛟道:“小侄奉旨前往,被番相喏噜苏禁押番营,为时甚久,反要我屈辱归顺,小侄誓死不从。还亏番君感悟,说我能尽忠孝,才得放我还乡,并愿遣使贡献奇珍。蒙圣上恩典,加升三级。但恐仇练与我作对,再生恶计害我,还望年伯垂怜,小侄不胜幸甚!”陈爷道:“年侄尽可宽心。你与他两不相犯,各行其道,怕他则甚?”梦蛟道:“全仗年伯庇护,小侄感激不尽!”陈爷道:“岂敢岂敢!请问年侄,如今令尊在京,还是在府上呢?”梦蛟道:“本欲接至京中居住,只因家父自遭变故后,心灰意懒,偏喜独居清静,故而不肯来京。”陈爷道:“我记得昔年在苏州时,贱内难产甚危,群医束手。因闻昆山顾家舍亲,病入膏育,是令尊医治好的,所以我也请令尊诊视。果然金丹一粒,妙手回春,保全母子二命。老夫至今耿耿不忘。”梦蛟道:“小侄闻得岳父谈及,家父曾在姑苏开张药铺。不料顾家误会,控告县衙,使家父险遭陷害。若不是年伯从中挽救,便难昭雪了。”陈爷道:“老夫不过剖明冤屈,解释误会,故命县中从轻发落的呢!我还有话动问年侄:令堂归天以后,不知可有消息么?”梦蛟含泪答道:“我母虽得出塔升天,至今并无消息。小侄因限满来京供职,只知我父已从金山归家。又未便请假还乡探望,并且奉旨出使封王,留番甚久,未得家中音信,不知何故,殊令小侄悬念之至。”

这一番问答的话,虽不十分重要,原书却与《前传》不合,难免阅者指摘。故由在下删改,较为妥当些。哈哈!在下简直做了圆谎先生了!

数言表过。再说梦蛟与陈伦叙谈了多时,方始起身告别。离了吏部衙门,一路回去。

这个当儿,要提起那报信的老家人秦高了。秦高前年奉了主人之命,来京报告喜信,不料行至黄河渡口,遇见一群强盗,把他的行李书信,尽行劫去,险些儿丧了性命。可怜他盘资全无,只得沿门求乞,飘泊异乡。又遭了一场大病,虽亏得仁人君子,替他出钱医治,迁延日久,才得活命。此时仍旧进退维谷。过了几月,稍得路人周济了些,方才一路求乞进京。耽耽搁搁好容易抵达京城,却不知小主人住在何处,一时那里寻访得着!只好以求乞为生。并且他还不晓得小主人出使番邦,真怪他初来时无从打听了。

秦高受尽困苦,今日合该苦去甜来!正从大街上经过,瞥见迎面一顶红伞,八名护兵,簇拥着一乘绿呢大轿;后面还有两名家丁,骑马跟随,好生威武。只因皇城之中,比不得各省地方官,可以开锣喝道的。知是一位大官员,却不知何许样人。一时看不清楚,他便转向旁人动问,叫声:“大爷,这是什么官府?真好威严呀!”那人道:“这就是封王回国的许状元老爷,今日在那里拜客呢!”秦高听了,即忙赶上前去,向轿子里面仔细一看,果然是小主人,他便跟着轿子同走。来到一所衙署,看小主人下轿进去,略停一停,方走到门房跟首,对那管门人说道:“相烦老哥通报一声,说浙江杭州太老爷差人下书要见。”

那管门的听了,对秦高看了一看,和那乞丐相似。本欲赶他出去,后来一想:“不好,他说是投递家书要见,我不得不进内禀报的。”便道:“你且在外候着,待我通禀去。”说罢转身入内去了。此刻许梦蛟正换过了便服,在书室中坐着,见司阁自外走入,禀告道:“启上大老爷,浙江杭州太老爷。差人下书,现在外面。”梦蛟一听,忙道:“既是太老爷那边来的,快叫他进来见我!”司阁应“是”退出。

不片刻,秦高进来叩见。梦蛟问道:“你几时动身到这里的?太老爷在家可好?你为什么身上弄得这般模样?”秦高道:“老奴奉命来京,不料中途遇盗被劫,将书信行李一并抢去。流落异乡,无以为计,沿街乞食。过了几时,可怜老奴急出一场病来。还算上天保佑,有人救济,得庆更生。怎奈盘费全无,只好一路求乞进京。不知走了多少日子,竟被我到达京城,这还在数月以前。那知四处寻访,找不着老爷的衙署呢!”梦蛟道:“这时我出使番邦,怪不得你无从寻访

了。我且问你:那封书信既已失去,但你在临行时候,太老爷可有什么言语嘱咐着你呢?”秦高道:“别无他语,只命我来京报告喜信的。大约信中也是这个意思,待老奴细细告禀。”梦蛟道:“如此快讲!”秦高道:“太老爷回家以后,初时心中愁闷,思念往事,常常掉泪。过了几月,太夫人竟回来了。”说到这里,梦蛟将话打断,说声:“且住,我只问你那一个太夫人?”秦高续禀道:“就是老爷的生身亲娘。出塔升天后,多蒙佛祖赦罪,脱了凡胎,奉命下山,再与太老爷继续前缘。还有一位青氏夫人,和太夫人同来的,欢叙一堂。因此太老爷十分快乐,身子也比前康健多了。”梦蛟道:“照你这样说来,那位青氏夫人,是二太夫人了?”秦高点头称是。梦蛟听了,喜极生疑道:“莫非我今日许梦蛟,在这里做梦不成?”秦高道:“老爷休得多疑,并非做梦,实是真的。”

梦蛟方定了一定神,再对窗外看了一看,果然光天化日,并不是梦。不觉喜气洋洋,把从前一切愁云惨雾,完全化为乌有。足见他天生纯孝,真是世上所罕有的,故而他平日心里,除却亲生父母外,还有一个许氏大娘,一来是他的嫡亲姑母,从小把他抚养成人的,二来又是岳母,所以格外敬重,心里永不会忘记的。此刻知父母消息,就问及陈太夫人可安好否?秦高道:“家里全仗陈氏太夫人代为掌管,办得井井有条。不然,起初只有太老爷在家,虽有老奴等在旁侍奉,怎解得心中烦闷呢?好在陈太夫人身子强健,天天到西楼来的。谁知发生了一桩奇事,忽然来了两个妖精,冒充着太夫人入内,蛊惑太老爷,一住三月有余。又来了两个其实真的太夫人回来了,当时一场争吵,那里认得出真假?还亏太夫人法力高强,顷刻召到四位天将,那两个妖精就逃走了。事定之后,太老爷和太夫人便差我进京来报喜的。想不到老奴命苦,中途遭此大难。如今在街坊上遇见老爷,也可称得绝处逢生,不幸中的大幸了!”梦敦道:”原来有此奇事,真是可喜之至!”秦高道:“家内二位太夫人,天天与太老爷讲起老爷的。”梦绞道:“我也在此日夜思念。只是我方从番邦回来,一时未便辞朝还乡。今幸你来此报喜,好叫我略放愁肠了!”当下吩咐另一家了道:“你带他到外厢酒饭,与他换了衣服。”秦高谢了主人,即跟那家丁去了。梦蛟便起身人内,将此事告知夫人。夫人也是十分欢喜,只记挂着父亲,回转家乡,不知路上可平安否。

我就把这里丢开,提起陈彪还乡一事。他在路上并无书说,那天船抵杭州,到了家中,好不热闹,喜气充满了门庭。夫妻相见,方知弟妇重下尘世,与仙弟再续前缘,可称奇事!少顷许仙过来叙谈,各诉离情。又命仆妇抱出孩儿来,陈彪见了,称赞不止:“骨相峥嵘,将来必成大器!”

这许多家常琐事,我都不表,只说家人陶仁进来叩见主母,娘娘问他一向流落在那里,陶仁道:“自从老奴见娘娘被难后,只身来到京都,流落了二十年,无依无靠。幸遇小主人中了状元,收留在衙署中。今送陈大爷回杭州,就要进京回覆老爷的,免得老爷悬望。”娘娘道:“陶仁,我且问你,你状元老爷与夫人可好么?”陶仁道:“好是好的。只因权奸仇练,与我家老爷不合,他用一条恶计,在圣上跟前保奏老爷到北番去出使封王。我老爷到了外国,拘禁番营甚久,直至今日,才得回朝覆命,高升三级,命老奴伴送陈太爷归家。喜得又见娘娘之面,但老爷在京还未知晓,且待老奴回去报个喜信罢!”娘娘诧异道:“我自归家以后,即着秦高报信。因长久未得回音,又寄了几封书信,也是石沉大海。这又奇了!”陶仁道:“秦高并未进京,也没有书信寄来,老爷又出使番邦去了。夫人日夜挂念,陈太爷又难以动身还乡,故此耽搁至今呢!”

原来另有一个道理在内,在下也要表明的。许梦蛟不知道娘亲归家,那仇练却消息灵通,早已打听明白。恐怕“白娘娘神通广大,如果母子相逢,我就害不得许梦蛟了”!故差心腹得力家丁,在途中查看,倘有浙江杭州府差来的人与京中出来的书信,一齐阻止。所以数年来两下音信不通。秦高遇盗被劫,就是这一班人呢!表过不提。再说娘娘听了这番话,便吩咐陶仁:“在此休养一天,待我写好

了信,明日你动身就是了。”陶仁唯唯退出。过了一夜,娘娘早把书信写好。无非叙说回家一事,嘱咐儿子谨慎为官。许仙也在一旁看过。当即交付陶仁,并赏给盘费银四十两,打发他进京去讫。

书中有话则长,无话即短。近数年来,总算相安无事,过那欢乐的日子。光阴迅速,二公子梦龙年方五岁,生得眉清目秀,头角峥嵘,聪明伶俐,活泼非常,便送到学堂里去读书。不多几年,过目成诵,与昔时梦蛟相似,真可称得神童。那一天,娘娘与青妹正坐在中堂上,和许仙闲话,见梦龙放学回来,品格魁梧,比起初上学时大不相同。上前拜见爹爹与二位母亲,把近日所作的几篇诗文呈上。娘娘接来一看,居然做得很有意思,回顾小青道:“青妹你看这小小年纪,能够做得几句,总算亏他,将来孩儿必然辅佐王家。”梦龙听得赞他,便道:“孩儿读了书,就要想做官了。”许仙笑道:“你年尚小,晓得做什么官!”梦龙道:“哥哥做的是文官,孩儿要学武做武官的。一文一武,岂不是都出在许家么?那时爹爹是老封君,二位母亲要升做天仙了。”娘娘听了梦龙之言,把头点了几点,预知此子日后飞黄腾达,不在梦蛟之下,小青也深为欣喜。

这个当儿梦龙一跳一跳,同着一个小丫头,来到后面花园中游玩,随手拿了一根齐眉木棍,横七竖八,打了一路。正打得高兴时,天上来了一位九天玄女娘娘,因为奉了如来佛旨,要度梦龙上山,学道成功,干一番大大的事业。知他是武曲星官降世,性格极高,须得用一法儿,引诱他来。便命从者变一神莺,停在树枝上,叫了两声。梦龙一见心喜,要想捉他下来,拔步向前。那神鸟又连叫几声,振翅一路飞去。梦龙追将出来,正走到假山深处,那鸟腾空飞上云霄,忽然不见了。举头仰望,只听得空中高叫道:“许梦龙随我去罢!”就地卷起一阵大风,梦龙不知不觉,身在云端,两足如履平地一般。他睁眼四下一望,见那九天玄女在前行走,他就在后跟随,好似身登仙界,颇有兴趣,竟忘却人间父母,到仙山上学道去了。

我且丢下慢表。再说陪伴梦龙的那个小了头,追随在后,相离不远,忽然一阵狂风,吹得眼前昏暗。等到风定一看,不见了二官人,慌忙到假山跟首各处叫唤。寻来寻去,那有二官人的踪影!急得他魂也没有了,三脚两步,奔出花园,死也似的来到中厅,报告主人主母。娘娘一时也呆了,许仙更是心慌,大骂丫头不小心,叫他再去找寻。小青一闻孩儿失踪悲伤痛切,忙叫声姊姊道:“事出蹊跷,莫非有甚妖怪,前来作祟不成?还望姊姊代为详察,我的方寸已经乱了。”娘娘却心神镇静,原不过略呆一呆,早已袖中算定,便劝慰道:“青妹不必悲苦。难道你昔日梦中之言,忘记了么?神人早经说过,有‘若遇分离休悲切,日后相逢达圣朝’两句话,大约被仙人度往深山,学习法术去了。我劝你忍耐几年,自有好音回来的。”小青一听,心里顿然醒悟,暂把愁肠放下;许仙也不去责问小丫头了。

叙过一边,再说一边。陶仁这天回到京城,走进衙署,一眼看见秦高,即问道:“秦兄弟,你几时到这里的?太夫人说你进京已有多年,一向耽搁在什么地方呢?”秦高道:“啊呀陶仁大哥!说来话长!我还是今春才到这里的。”便把经过的事说了一遍。陶仁听了,不再多问,入内走进书房,见了主人,叩头请安。梦蛟道:“陶仁你回来了!太老爷与二位太夫人可好么?”陶仁回说“都好”,就在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呈上。梦蛟因是父母训示,很恭敬地双手一接。拆开来细细一看,知道家内父母康健,大小平安,十分喜悦,搞赏了陶仁,别无他事。我且按下,要提起那凤凰山上的胡媚娘了。

不知媚娘在山作何举动,是否与蜈蚣精兴兵作乱,且看下回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