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讽世前后说部白蛇全传 第31章 惊吓

作者:佚名居士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4-08 08:42:23
最新网址:www.haiyunw.com

却说陈不仁有意捏造鬼话,哄骗娘娘,装出欲说不说的样子,要叫娘娘来问他。娘娘早知他的用意,便问道:“陈大伯,你说楼上怎样?定要请教。”不仁道:“不要说的好,你们吓不起的。”娘娘道:“不妨事的。你若不说,反令人疑惑不定了。”不仁道:“这里楼上,前年吊死了一个媳妇。从此以后,换了不少租户,都因被吵不过,就搬出去了。”娘娘吃惊道:“阿呀,原来房中有吊死鬼的,怪道这两夜如此乱响,我还当做猫捕鼠呢。既是鬼叫,我们如何住得!”不仁道:“依我想来,却也无妨。大凡妇女属阴,所以鬼要出现;只要有男人行动,阳气克阴,鬼能潜伏。奶奶不要心寒,稍耐几时,等候汉兄回来就好了。”娘娘道:“那里等得及我夫回来!倒不如就请大伯在楼盘桓几天罢。”不仁道:“这个断然使不得。倘或汉兄回来,如何对答?奶奶还须自己斟酌。”娘娘道:“事与大伯无关,即使我夫回来,不要提起就是了。”不仁道:“那么我到外面去关照一声。”当即起身出外,吩咐家童小花:“在外堂榻上睡一回,因为白奶奶留我夜膳,我只好明早回去的了。”交代后,返身进内,复道:“既然这样,我们把酒肴搬到楼上去吃,壮壮威势也好的。”娘娘答应,暗想:“陈不仁心已昏乱,好言难以相劝。先说我夫嫖妓,又说楼上有鬼,随口胡言。我是有阴阳的,怎能骗得信我!况且我夫不久要归,此人在这里进出,总有疑心。为今之计,必须弄他回去,好叫他卧病数月,再作商量。”

此时听得谯楼已打二鼓,酒菜已移到楼上外房。摆好坐定,娘娘亲自执壶斟酒。不仁酒落欢肠,料定今夜总能如愿。但是饭要多吃,酒要少饮,好叫白奶奶知道我的本领高强。所以饮了几杯,便说够了。小青盛过饭来,不仁连吃六碗,有心吃与娘娘看的。似乎吃得做得,表示身体强壮的意思。吃完收拾后,用过脸水香茗,准备作乐陶情。坐了片刻,铺程早已检开,自有丫头叠被铺床,内外房中点着通宵红烛,乐煞了这个痴迷的陈不仁。要想上前去调戏娘娘,还防着小青碍眼,主婢尚未通连,不敢遽行非礼,呆呆的看着娘娘。娘娘道:“陈大伯请睡罢,小青随我进房睡罢。”不仁忙问:“小青姑娘房在那里?”娘娘回说:“就在我房隔壁。”不仁道:“原来如此。奶奶请便。”小青就拿了手照,同着娘娘进内房,将门关上。不仁肚里暗叫一声“呀吓,完了!房门已闭,少停肯开不肯开,很难预料。”不免狐疑起来。既而一想,又说:“我已明白了,他要瞒着小青的,只等到三更进房就是了。”

再说娘娘进了内房,门虽推上,未曾加门。向小青默嘱了几句话,小青点点头,就将隔壁的门关上了。娘娘也侧身睡在床上,等候那个痴迷人来。我且慢说。

只说不仁独坐外房,一心盼望佳期。呆等到三更将过,谅必小青已经睡熟了,他就立起身来,放轻了脚步,走到房门跟首,从门缝中向里一张,知道是虚掩的,并未上门。用手略略一推,已开了半扇,见内房红蜡高烧,十分明亮。娘娘身睡牙床,背心向外,帐子揭开在那里,

看得更是仔细:墨乌的头发,雪白的粉颈,下身盖着红绫被,二色分明,异常娇艳,越看越动火,实在忍耐不住。正提起右脚跨进房门,只听得床背后一声怪响,好像有一件东西翻了下来;再一细听,却又无事。就此放大了色胆,把左脚也跨进去。正要起脚,又听得床后刮刮两响。一声叫苦,晓得不好,要想退出去,这只脚拔不动了。便觉一阵冷风,从床后吹出,隐隐有一妇人,背朝着外,退缩出来,到了床前,对着娘娘福了一福。然后回转身躯,又是呼呼一阵冷风,吹得灯火无光。这一吓非同小可!见这女鬼面色如灰,七孔流血,双眉倒挂,头发散乱,嘴里吐出三寸多长的舌头,颈上拖着一条汗巾。这种恶相好不怕人!此时不仁心胆俱碎,身子抖战不停,欲思拔脚逃走,可怜寸步难

移。又见女鬼走近妆台,把镜袱掀开,照了一照,发声长叹道:“我本是名门旧家之女,嫁与东门曾家。因为丈夫贩卖丝绵,时常在外。有一个房东叫陈不仁,万恶奸刁,前来收取租金,见我有几分姿色,出言调笑,我一时误信了他,失了名节。后被夫君回家撞破,将我毒打一顿,锁禁空房。我几次央人求他挽救,他竟狠心不理,忘了枕边恩爱之情。因此我又羞又恨,投缳寻了短见,我好苦呀!”眼中血泪滴了下来。这几句话,不仁听了,暗想:“这个鬼,怪不得有些面善,原来就是他!阿呀,冤家遇着对头人了!但愿他不看见我才好。怎么我逃走不动呢?”嘴里只好默念着“救命王菩萨”。

再听那女鬼说道:“我在阴司守候三年,理应要讨替了!如今来了白氏女子,我正好向他索命,可以投生去了。”说罢,把汗巾拿在手中,走近床边。忽闻房门跟边略有声响,回头一看,见了不仁的面目,咬牙切齿道:“想不到冤家就在此地,今夜岂肯相饶!我先与冤家讨了替罢。”重又转身向外,吓得亡魂直冒,用尽气力,带扒带跌,好容易扒到楼梯边。还想要逃下去,站起身子,不想一只脚踏个空,便从楼梯上滚跌到地,气息也全然没有了。

娘娘在内房听得声音,急忙将身坐起,唤小青快去看来。小青拿了手照,同娘娘走到房门首,往下一瞧,看不清楚。便道:“扶梯下什么东西呀?主母你且站着,待丫头下去看个明白。”携着手照下走,只喊了一声:“阿呀,员外何故跌倒在此?”娘娘假意下泪道:“你快出去唤小管家进来罢。”小青领命,立刻叫小花进内。小花见了,有些疑心,便道:“我家员外,怎么跌倒在这里?奇怪得很!莫非从楼上推跌下来的么?”娘娘同小青同说道:“我们是女流之辈,怎敢推他?小管家你休误会了。刚才员外在内堂算账,留他夜膳,多用了几杯酒,神思懒倦,就伏在桌上打磕睡,并说略等一等回去,叫我们先上楼安睡。不料睡不多时,忽听得楼下声响,携灯下来一照,看见员外这般光景,连我们也不知道呢!”小花道:“员外的毛病,我也有些明白了。但现在昏晕过去,气息已断,且扶到榻床上去救救看,再作道理。”

于是小青帮同小花扶他到内堂榻上睡了,忙去备了姜汤过来,小花抓人中,喊员外,娘娘也高唤陈大伯醒来。小青和小花两边扶住,把姜汤灌下。可怜他面如黄蜡,嘴唇黑灰,双眉紧锁,两眼微开,头面上有几处跌伤。此刻姜汤下肚,隐隐作响,便觉得有了气息。又经三人频频叫唤,方见他渐渐苏醒,已是回阳。嘴里还在那里说道:“曾奶奶,你饶了我罢!原是我害你的,明日我请高僧超度,今晚权且饶我,请你不要近身了,快些去罢。”小花道:“这里有什么曾奶奶!只怕遇见冤鬼了。”娘娘道:“大伯你见什么鬼?我们是吓不起的呢!”不仁道:“这事与你们无干,冤家遇了对头,此地断断住不得了,我要回去了。”娘娘道:“既要回去,小管家快唤一乘轿子来罢。”小花答应自去,飞奔到乌梅巷,抡拳乱敲墙门。门公去门开了,动问何事惊慌,小花细细一说,忙唤起了众兄弟,一直通知到上房去。

院君卢氏听得传报,忍不住双泪交流,即命家人抬轿前往。嘱咐了几句话,要谨慎抬得稳些,防他跌了出来。家人奉命就走,抬轿到了许家,停歇在内堂中。娘娘早已避开,家人们叫应了员外,便搀扶入轿坐定,用一条汗巾络住,就此上肩抬回本宅,送进上房安睡。卢氏院君着急异常,坐在床沿说道:“我往常劝过你的,这种淫乱欺心之事,是做不得的。到如今冤鬼缠绕,便难以抵当了。”伸手一摸,想方才小花说他身体冰冷,现在却像火炭一般发热,十分利害。待到明天早上,一面差人去求签问卜,许愿烧香;一面去请高明医生诊治。那医生说他犯了单思病。正叫做心病还须心药医,所以凭你神医妙药,吃了也没有效验的。迁延日月,病势缠绵,难以起床。我且搁过一边。

再说白娘娘吓退了陈不仁,心已安稳,专等丈夫回家团聚,免得两下照面,别生枝节。好在娘娘能知过去的事实,晓得他从前害过曾家媳妇,故而密嘱小青,装出吊死鬼模样,吓得他卧病在床。这也是不得已做出来的事呢。我也暂且按下。

却说许仙自从吃了官司,幸得叔父王永昌保出,仍在他家作夥,那有心思做什么生意。他想起自己好好在专诸巷开张药店,生意兴隆,一家团聚,何等快乐!不料祸起萧墙,被昆山顾官仗势欺人,强吞宝物,扭禀公堂,险遭问罪。虽蒙县官超豁,取保释回,只是保和堂店房已经封闭,不知妻婢存身何处,音信无闻,室家星散,因此心中十分伤感。时常到楼头痛哭一场,几次被王永昌听得,向他再四劝慰,他却毫不觉悟,弄得永昌也没法可想,倒不如叫他出门散散心罢。所以今天又听他在楼啼哭,便叫阿喜去请许相公来。少顷许仙进见,拭干眼泪,走入书房,叫应叔父。永昌命他坐下后,方说道:“我劝你不必哭了。虽是你夫妻情重,究竟他总属妖怪,将来怎能够有始有终?故此劝你从今以后,断绝了念头,另娶一个美貌妻房,包管在做叔父的身上。你道好么?”许仙道:“多蒙叔父恩待,频加劝慰,小侄怎敢不从。但是念及我妻恩爱,止不住伤心下泪。我愿学古时的宋宏,义不重婚的了。”王永昌听他这般说法,笑道:“哈哈,你还迷而不悟,实是可叹!看来一时劝你不醒,你且替我到镇江去,讨一笔客账。还下来的银子,你带去散散心,游游金山寺和甘泉寺。逐步拿这个念头抛了就完了。”许仙道:“叔公之命,敢不依遵!但不知几时方要动身?”永昌道:“既然肯去,今夜动身也好。”又回头叫阿喜过来,命他到后河头去,看这只嘉兴船如果空在那里,叫他今夜开往镇江去,回来算钱;他若不去,另叫别船也不妨。

阿喜应声即去。少顷,同着船上人沈大官进来,见了员外。因为彼此是老主客,讲明船钱,照原价四钱一日,先付钱一千,买些柴米小菜,回来总算。员外吩咐阿喜取钱给沈大官,又命他到许相公楼上打好铺程,交放在船上。等到晚上,员外请许仙吃了一顿夜饭,写了一封讨账的书信,叫他收藏好了,又劝慰了几句话。许仙告别起身,永昌叫阿喜代送下船。二人一同到了船上,沈大官问:“员外如何不去?”阿喜道:“此番到镇江讨账,理应差夥计去的。不过这位许相公,有些心事,倘使哭将起来,你只算不听见就完了。”此时许仙已在船中坐定,阿喜随后进来,问:“相公讨了账,几时才回?”许仙道:“我不到十天就要回店的。你快上岸回覆主人去罢!”阿喜答应自去。船家就此解缆开行。那许仙只是思念妻子,啼啼哭哭,带累船上人也代为伤心。一路别无书说。

舟行三日,已抵镇江码头停泊。船主沈大官进舱问道:“许相公,镇江已经到了,还是去游玩呢,还是先去讨账?”许仙道:“自然讨账要紧。我且问你:镇江城里五条街,却在那里?你可认识么?”沈大官道:“不是我夸口,镇江地方的路径,一大半认识的。相公可要我一同去么?不过五条街热闹非常,招牌要你相公自己看清楚的呢!”许仙道:“如此甚好,只是有劳你了。”沈大官道:“相公说那里话来!理当引领。请相公拿了书信,一同上岸去罢。”许仙点点头,将书信藏入怀中,立即与船家离舟登岸。

不知此去可曾会见妻房,且看下回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