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长,请留步 第二百二十六章 齐家往事

作者:大魔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07 19:06:59
最新网址:www.bquge.cn

PS:没憋住,我就这比出息了……

自宋代准许商贾之家的子弟参与科考开始,一个非常有趣的伴生现象就同时出现了,那就是榜下捉婿!

宋代以前,商是贱业,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清高的读书人是如论如何不愿意跟这些低贱的商贾攀扯上半毛钱关系的,但是宋代以后,商人的社会地位虽然同样没有得到提高,但是至少官面上,对行商的打压也没有以前那么过分了,商人之家如果想要晋升为官宦之家,最简单也最行之有效的,就是从每一榜的进士当中找个女婿,有了这么一个进士女婿,商人一下子就变成了读书人的老丈人,这身份,一下子就上去了!(其实就跟现在的公司借壳上市一个道理)

老齐家原来是鲁东莱州府人士,靠着京城登莱会馆等同乡会的关系,外加上万贯家财打点铺路,不出几年,便在京城登莱胡同有了几分名声,但是有名声,不代表别人就认可你,在老百姓看来,老齐家依旧只是一个暴发户地主老财而已!

齐老爷原本以为上了帝都就算是光宗耀祖了,但是没想到混来混去混成了这么一个不上不下的下场,万念俱灰的时候,正好赶上雍正年甲辰课放榜,齐老爷当时正好有一个女儿年已及笄待嫁闺中,万念俱灰的齐老爷一下子就想到了另外的一种光宗耀祖的形式,于是他相中了当时获得探花的徐子文(雍正年甲辰科并没有姓徐的探花,都是我自己杜撰的,老铁们别当真啊!)。

这徐子文,也是个年轻后生,品性尚且不论,运气那真的是没的说,北直隶乡试的时候,他点的是二围第三十九名举人(十几万秀才,一科科举只取一百名举人,清朝的分配比例是南60北40,也就是说,北直隶乡试只取四十个人,乡试放榜,一围点五个人,就是所谓的五魁首,在这个圈外,称之为二围,就是其他的三十五个人),会试的时候竟然超常发挥进到了前十名(一百个人由主考官和副考官找出前十名,交到皇帝手里让他点状元),殿试的时候,因为长了一副好皮囊,竟然被雍正帝拔擢成了甲辰科的探花,允许挂花夸街,出了这么一个子孙,老徐家祖坟别的不说,冒青烟是一定的了!

少年得志,有时候的确说不上是一桩好事儿,这个徐子文,本来就是一个陶渊明似的人物,他觉得自己考上了进士,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因为无心官场,点官的时候他连出席都没出席,谢师的时候竟然直接放了自己座主的鸽子,这样的人,就算是座主有心栽培你,被你这么一搞,也没有那个想法了。

当了探花,原本应该是一件好事儿,但是因为徐子文不被自己的座主老师喜欢,所以直接让徐子文那里变的门可罗雀,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齐家找上门了!

徐子文考科举,本就是为了衣食无忧当个富家翁,这个时候老齐家找上门来,正对了他的心思,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徐子文一下子沾了两个,怎么说怎么都不亏,考上了探花,又娶了美娇娘,这要是荣归故里,那不得喜庆到天上去啊不是?

要不怎么说少年得志有的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儿呢,因为少年得志往往就代表着中二病正在进行时,正是春风得意的徐子文,正好就在这个档口中二病爆发了:他并没有选择带着媳妇荣归故里,而是选择了入赘齐家!

所谓入赘,就是上门女婿,在古代,上门女婿代表的就是,你不是这一家的女婿,某种程度上你只是这一家繁衍子孙的一个工具,有了孩子,不能随你姓,往往要随你老丈人的姓,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人为什么拼死拼活都要生个儿子?还不是为了让自己的血脉姓氏不会断绝么?徐子文这么一整,老家得到消息后直接炸窝,宗老们可不管你是不是进士,做了这样的事儿,直接给你族谱除名,就问你开心不开心?

徐子文当然‘开心’!

年少轻狂的他根本没想到事情会闹的这么大,大到让他直接变成了无根浮萍,大道让他直接弄的有家不能回!

被祖宗除名,多大的罪过啊,徐子文也知道自己这次中二病病发闯了大祸,有家不能回,有爹娘不能认,弄的徐大少爷自那之后便整天放浪形骸,借此来纾解自己的郁郁寡欢,钱才如同流水一样被徐子文花了出去,齐老太爷虽然心疼,但也不能说他什么!

后来齐老太爷死了,徐子文也把家业败坏的差不多了,京城住不下去了,所以只好举家搬到了津门,那个时候的老齐家早已经是外强中干了,但偏偏徐子文死要面子,耗费了数万家财起了这么一个齐家门楼!等到徐子文一死,老齐家也没有留下一儿半女,这个家,就这么绝了户!

这就是老齐家当年的故事!

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