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年间,开封府陈留县,有一位名叫吴仲山的老汉。今年五十多岁。以种地为生。
祖上遗留下来一些田地家产,过的普通人家的生活。老伴翁氏善良,贤惠。
吴老汉膝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吴有德,年方十八,身材高大,眉清目秀,且聪明好学。
因为家境一般,吴有德从小就跟着父母亲干农活,深知生活的不易。
小儿子名叫吴有信,年方十五,虽然年纪尚轻,但却十分机灵,还在学堂读书。
有一天,吴有德正在田间劳作,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喧哗声。他好奇地放下锄头,向声音的方向走去。只见一群人围在一起,似乎在围观什么。
吴有德挤进人群,发现地上躺着一位老者,身旁还有一只破旧的行囊。
有人问:“这人是谁啊?”另一个人回答:“不知道,可能是外地的路人,晕倒在这里了。”
吴有德看着眼前的老人,他的一只眼像是失明了。坐在地上呻吟着让人心疼,吴有德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怜悯之情。
他走上前去,蹲在老人的身边,轻声问道:“老伯,您怎么了?”
老者微微睁开眼睛,看到吴有德,露出一丝感激的微笑:“谢谢你,小伙子。我是一个阴阳先生,名叫‘独眼大仙’因为不小心脚崴了,因疼痛难忍,无法走路。你能帮我找个地方歇歇吗?”
吴有德点了点头:“当然可以,我家就在附近,您可以去我家歇息。”
独眼大仙感激地点了点头。吴有德帮助独眼大仙收拾好东西,搀扶着他回到了家中。翁氏见状,赶紧端来一碗热茶给男子。
吴有德说:“老伯,您先喝点热茶,暖和暖和身子。”
独眼大仙接过茶碗,一饮而尽,感慨道:“真是好心人呐!你们一家人如此善良,将来必定有好报。”
吴有德笑了笑:“我们只是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而已。”
独眼大仙休息了一会,感到身上缓过来了,于是,转身感谢过后走了。
翁氏收拾刚才独眼大仙喝过的茶碗时发现茶碗底部刻着一行小字:“天道酬勤,善有善报。”翁氏感到十分惊奇,便将这个发现告诉了吴老汉。
吴老汉笑了笑:“这可能是独眼大仙感激我们的帮助,特意在茶碗底部刻下的祝福吧。”
原来,这位独眼大仙可是个奇人。他生来就是个独眼,自小就对卜卦算命痴迷。
他住在城北的郊外,这天,受邀前往城南一户人家主持葬礼。不料,途中跌倒在地,崴了脚。
正巧,吴有德父子二人在田间劳作,见状便将独眼大仙背回了家,并为他准备了上好的热茶。独眼大仙十分感激,这才留下这几个字。
过了几天,吴老汉到西郊朋友家喝酒,告别朋友出来时天色已经黑了,吴老汉醉意朦胧,借着月光走在返回家的路上。
突然,他发现不远处有一个黑衣闪现,只见一个黑衣钻进了一个洞穴内。吴老汉不禁揉揉眼睛,以为是看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呢,吴老汉向来胆大,此时,又酒劲上了头,好奇心驱使下想一探究竟,就向洞口走去。
当吴老走至洞穴跟前朝里看时,只见一个黑衣人点了火把,正在用力撬着棺材。吴老汉心头一惊,酒也醒了一半,只见黑衣人用力过猛,将棺材撬起了一个缝隙,棺材中露出了一个黑洞洞的口子。
吴老汉心惊胆战,不敢靠近,但又想看看黑衣人在做什么。这时,黑衣人突然转过身来,朝着吴老汉的方向看了一眼。
吴老汉吓得连忙蹲下身子,心中默念着:“千万别被发现。”过了一会儿,那黑衣人似乎一无所获,失望地转身离开了洞穴。
吴老汉见状,赶紧在大树底下躲藏起来,生怕被发现。
时间仿佛停滞了一般,吴老汉他紧紧地捂住自己的嘴巴,生怕喘息声惊动了黑衣人。夜风渐起,吴老汉身上的酒气被吹散,头脑逐渐清醒。他心知此处可能是一个古墓,那黑衣人显然是一个盗墓贼。
吴老汉小心翼翼地探出头,看到黑衣人已经走远,这才松了一口气。他壮着胆子向洞穴靠近,心中满是疑惑和好奇。
然而,洞穴里一片漆黑,无法看清里面的情况。吴老汉伸手不见五指,心中不禁有些害怕。
他想起村里的老人曾经说过,古墓中常有机关陷阱,一不小心就会丧命。
吴老汉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好奇心驱使他继续深入洞穴。他顺着洞穴往里走,脚下踩着松软的泥土,周围弥漫着一股土腥味。
突然,吴老汉在洞穴的墙壁上瞥见了一个骇人的图案,它既像人又似鬼,令人不寒而栗。
这突如其来的恐怖画面,瞬间把吴老汉吓得魂飞魄散,他转身就逃。慌乱中,他感觉脚下似乎踩到了什么硬硬的东西,于是弯下腰伸手摸去,竟然发现是一个瓷盆。
吴老汉顺手拿起那个瓷盆快速跑出了洞穴。回到道家的吴老汉,细心地将瓷盆上的泥土洗刷干净。
这瓷盆呈现出乳白色,仿佛含蓄着岁月的痕迹,散发出古朴的光泽,应该是一个年代久远的古董。
吴老汉小心翼翼地用布子把瓷盆层层包裹,像是守护着一件稀世珍宝,然后将其珍藏于柜子中。想着那天再找一个高人鉴定一下,这瓷盆是否值钱。
有一天,翁氏正在厨房忙碌着做饭,却不小心打碎一个碗,翁氏便开始自责起来。
吴老汉从外面回来,见老伴脸色难看,便询问她:“怎么了老伴,脸色这么差?”
翁氏叹了口气,道:“哎,我刚刚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咱们家碗筷都是有数的,少一碗就少一个人吃饭。”
吴老汉听了,哈哈一笑:“这有什么关系,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打碎了就再买一个。”
翁氏摇摇头:“咱们家现在哪里有钱买碗。”吴老汉想了想,道:“咱们家不是还有个瓷盆吗,好像是古董,咱们可以拿到镇上去卖掉。”
翁氏说道:“什么破宝贝啊!不就是一个瓷盆吗?现在黑咕隆咚的,卖给谁?我看咱们还是用它来盛饭岂不正好?”
吴老汉点头称是:“所言极是,今晚先用着瓷盆,我给你拿来就是了!”
于是,吴老汉把瓷盆端到桌上,盛了一碗满满的鸡蛋汤。翁氏看着这瓷盆,只觉得有些古怪。
突然,那盆中鸡蛋汤神奇地变成了满满一盆鸡肉。
吴老汉和翁氏瞪大了眼睛,愣在原地,他们简直不敢相信眼前所发生的一切。那盆鸡蛋汤竟然变成了鸡肉,这是怎么回事?他们相互看了看,脸上都露出了惊愕的表情。
“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翁氏结结巴巴地问道。
吴老汉也是一头雾水,他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也许是这瓷盆有什么神奇之处吧。”
翁氏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咱们就用这个瓷盆来做饭吧!这样一来,咱们就不用再为食物发愁了。”
吴老汉点头表示赞同。于是,他们就用这个神奇的瓷盆来做饭。
有一次在这瓷盆中倒入清水后变出一条活鱼来,还有一次倒入面粉时变出来满满一盆饼子。
就这样,每次将食材放入瓷盆中,都会变成美味的佳肴。不仅如此,瓷盆里似乎永远都有取之不尽的食物,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家常小菜,应有尽有。
有一天,吴老汉试着把一枚铜板轻轻放入了那个神秘瓷盆中。
刹那间,铜板化作了一枚闪耀的银锭。这一幕令吴老汉目瞪口呆,他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从此,这个瓷盆在吴老汉的手中化作了无尽的财富之源。每当他向盆中投入一枚铜板,便能收获一枚银锭。这样的神奇情景持续了许久,直至足足有千两之多。
然而,世间万物皆有定数。在享受了无尽的财富之后,瓷盆的魔力似乎逐渐消退。
吴老汉再怎么尝试,那盆也再没有任何变化。此刻的吴老汉望着满盆的金银,心中五味杂陈,感慨万分。
从此,吴老汉和翁氏一家四口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再为食物和财富而烦恼,过上了富裕而幸福的生活。村里的人们都羡慕不已,纷纷前来请教神奇的秘诀。吴老汉和翁氏总是微微一笑不肯说。
没过多久,吴家举家迁往城里,购置了豪华府邸,并雇佣了丫鬟和仆人。吴老汉带着吴有德在街上开了一家水果店。
时光荏苒,吴老汉的两个儿子逐渐长大成人。吴有德已经二十岁,吴老汉托媒人为给娶了当地的王家姑娘。王氏,贤良淑德,婚后夫妻二人甜蜜。
吴有信这年,也有十七岁的年纪,然而,这吴有信却放弃了读书的机会,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吴老汉看在眼里,心里十分着急。他深知,虽然家境富裕,但不能让儿子荒废了大好时光。于是,他决定找机会和吴有信好好谈一谈。
一日,吴老汉将吴有信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儿啊,你已长大成人,不能整天无所事事。我当年没有机会读书,不能让我的遗憾再延续到你们身上。”
吴有信却不以为然,他嗤之以鼻道:“我看书就犯困,咱们家有的是钱,我还念什么书啊?”
吴有信的父亲听闻后,说道:“孩子,咱们家虽然有钱,但这并不能代替你的知识和学问。
钱财是身外之物,而知识和学问却是伴随你一生的财富。
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你的思维能力、判断力和自我修养。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你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内涵、有深度的人。”
但是,父亲的这些话对于吴有信来说,简直对牛弹琴。他一个闪身跑出了家门外。
吴老汉不能眼见这儿子无所作为,于是他请来私塾先生给上课,学知识。
然而,这吴有信根本不听私塾先生的讲课,还把他打了一顿。私塾先生委屈地找到吴老汉辞了这教书的任务。
后来,吴老汉请了好几位私塾先生,但他们都未能长久地留下来。要么是被吴有信气走,要么被打走。这让吴老汉感到束手无策,心中甚是苦恼。
一天,吴有信竟然在街头轻薄女子,被愤怒的群众抓住,直接拖到了吴府。这可让吴老爷丢尽了颜面。
吴老汉面对着吴有信的胡作非为,心中痛苦万分。他深知这个儿子已经无法挽救,却又无法眼睁睁地看着他走向毁灭。于是,吴老汉决定采取一个极端的方法。
他把吴有信锁在一间小黑屋里,不允许任何人接触他。吴有信孤独地度过每一天,除了饭菜外,再也没有其他人前来理他。
日复一日,他的精神状态逐渐变得恍惚,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恐惧和绝望。
然而,就在吴有信几乎要崩溃的时候,一个神秘的人物出现了。
此人自称是一位来自远方的智者,听闻吴有信的事情后特地前来相助。他向吴老汉提出要单独与吴有信相处一段时间,帮助他找回内心的平静和理智。
吴老汉虽然心存疑虑,但此时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于是,他答应了这位智者的请求。吴有信被带到了智者的住处。
然而,这位所谓智者的男子,却是个无耻的骗子。在吴有信与他共度的那些日子里,教他,吃酒,赌博。吴有信变得无法自拔,他的生活从此陷入混乱。有一天,这吴有潜入家中,偷走了一千两银子。
次日,吴老汉发现银子不翼而飞,心中顿时涌起一股焦虑。正当他愁眉不展之时,一个丫鬟无意间插嘴道:“老爷,昨晚我似乎在上厕所时看到二少爷来过。”这句话让吴老汉心头一震。
瞬间,吴老汉知道是吴有信偷了银子,吴老汉勃然大怒,破口大骂。吴有德急忙在一旁劝解父亲。谁料,吴老汉突然口吐鲜血,昏倒在地。
自此,吴老汉病卧在床,病情日益恶化,生命危在旦夕。
然而,那吴有信却依然在外逍遥自在,肆意挥霍,对家中之事一概不知。
吴老汉病倒,他的老伴儿和吴有德焦急万分。请来医术高超的郎中。
郎中仔细诊脉后,神情凝重地走出门外,轻声对吴有德说道:“吴老的病,我无能为力。他的病是是气出来的。我劝你们准备后事吧!”
听到这话,吴有德心中一沉,泪水夺眶而出。他深知父亲是因为吴有信的所作所为而气成这样的。而如今,父亲病重在床,那吴有信却依然不知悔改,这可如何是好?
吴有德决定亲自去找吴有信,劝他回家。
几经周折,他终于在一个赌坊里找到了吴有信。此时的吴有信正赌得如痴如醉,浑然忘我。
吴有德上前一把抓住他的衣领,大声道:“二弟,你跟我回去!咱爸病了,很严重!”
吴有信被这突如其来的喝声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是哥哥,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大哥,你烦不烦啊?我正在赢钱呢,别扫我兴!”
“你必须跟我回去!”吴有德咆哮着,眼泪都快迸出来了。
就在这时,周围的人都纷纷站了起来,把吴有德团团围住。其中一人更是嘴角挂着一丝冷笑,“吴有信,你这大哥好像很关心你啊。要不你跟他回去看看你爸,我们再继续赌?”
吴有信犹豫了片刻,瞪了那人一眼,“好,我先回去。等我赢了钱,你们谁也别想跑!”说罢,他跟着吴有德离开了赌坊。
回到家中,吴有信看到父亲病重在床的情景,心中一阵慌乱。他走到床边,轻声问道:“爸,你怎么了?”
吴老汉微微睁开眼睛,看到吴有信站在床边,嘴角动了动,却说不出话来。一旁的郎中叹了口气,“你父亲是被你气倒的!”
吴有信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父亲会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病成这样。他低下头,眼中泛起泪光,“爸,我错了。请你原谅我。”
此刻,吴老汉的气息奄奄,声音微弱地嘱咐道:“我时日无多了,你们兄弟二人一定要牢记我的话,日后要相互扶持,好好生活。”他的老伴在一旁泪流不止,悲伤之情溢于言表。
听到吴老汉的嘱咐,兄弟二人含泪点头,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在吴老汉的床边,兄弟二人互诉心声,回首往事。
他们谈到了小时候一起玩耍的情景,谈到了父亲的慈爱和教诲,这些回忆让他们更加坚定地相信,只要兄弟齐心,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吴老爷子满眼慈祥地看着他们,他语重心长地说:“我床下所藏还有一些银子,在我离世后,望你们兄弟二人平分。还有,我有一个心愿,我死后你们给我找个风水宝地葬我。如此一来,我在那边也能为你们祈福。”
言罢,吴老汉安详地闭上了双眼。母亲女两个儿子在吴老汉床前泪如泉涌,哀嚎声响彻天地。
兄弟二人买来棺材把父亲入殓,停放在中堂上。母亲在吴老汉的棺材旁放声大哭,烧着纸钱。
此刻,吴有德心怀父亲的遗愿,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那位‘独眼仙人’的身影。
于是,他向母亲道明心意,跨上马背,朝着独眼仙人的住处疾驰而去。吴有德骑着马,穿越了宁静的村庄和绿油油的田野,深入到深山老林之中。
历经千辛万苦,吴有德终于找到了独眼仙人的住所。
那是一座质朴的茅屋,被一圈石头围墙紧紧护着。他轻轻下马叩门,不一会儿,门开了,独眼仙人赫然出现在门口。
独眼仙人见了吴有德就殷勤地把他领进屋,当听到是吴老汉死了,他明显地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他告诉吴有德,他已经料到这件事情会发生,毕竟吴老汉年事已高,而且最近的气候也不太正常。
他安慰吴有德不要过于悲伤,毕竟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改变。
然后,他又关心地询问:最近家里是否遭遇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吴有德想了想回答道:“前几年,家父偶然得到了一件珍贵的宝物,它的魅力实在太大了,仿佛是个聚宝盆。听他说,是在一个古墓中捡到的”
独眼半仙听后,沉思片刻,掐指一算,面色一变,道:“你父亲正是被那所谓的宝物害死的。”
吴有德听后大惊失色,他一直以为家中所藏的宝物会带来好运,没想到竟然会招来杀身之祸。他忙问独眼仙人,该如何处置这宝物。
独眼仙人缓缓站起身来,说道:“那古墓中东西碰不得,很邪性。先是让你尝到甜头,而后却无情地夺去你的阳寿。”
“依我之见,应将那宝物归还给古墓,也算是物归原主了。”独眼仙人说道。
吴有德又言:“恳请仙人,为我父亲觅一处风水宝地,以安其魂。”
独眼仙人点了点头,说道:“吾定当竭力相助。明日你随我前往一处地方。”
第二天一大早,吴有德跟随独眼仙人出发了。
经过一番跋涉,他们来到了一处荒山野岭。独眼仙人指着一块荒地说道:“此地风水极佳,适合安葬你父亲。你看此地,是龙脉汇聚之地,而附近的水流则如玉带环绕。水,乃是财之源,吴家日后定当兴旺发达。”
吴有德听后大喜,连声道谢。他心中明白,这全都是独眼仙人的恩赐。于是,他立刻回到城里,把此事禀报母亲。母亲哭泣着微微点头。
然而,那时,有个风俗,那就是在亲人离世后,他们的遗体需要在家里停放七天,方可入土为安。
这七日,仿佛是生与死之间的漫长告别,给予了家人最后的缅怀与道别。
这天,吴有德回忆起了独眼半仙的嘱咐,他需要将古墓中的宝物送回古庙。
吴有德向母亲述说了此事,母亲二话不说,将那珍贵的宝物交给了他。
吴有德带着宝物骑马,先是去了独眼半仙家,独眼半仙仔细地端详着宝物,过了好一会儿,才微微点头,说道:“此物果然非凡,蕴含着古老的秘密和强大的力量。我感应到它与你父亲的死亡有着深厚的联系。”
吴有德听后忙问道:“那半仙大人,我们何时出发?”独眼半仙捋了捋胡须,说道:“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出发。”
于是二人骑上马儿,踏上了寻找洞穴的旅程。吴有德心中不断回忆着父亲生前的话语,试图从中找到更多的线索。而独眼半仙则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们穿过了茂密的森林,越过了险峻的山谷,终于来到了父亲曾经提过的那片区域。
就在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一丝淡淡的泥土气息。独眼半仙突然眼前一亮,指着前方说道:“那里就是洞穴的入口!”
吴有德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了一处隐秘的洞口。
二人下马步入洞中,洞内昏暗而深邃。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行着,把那宝物发在洞穴。
确认宝物放好后二人决定将洞穴重新封印起来,以保护宝物的安全。他们用泥土和石块封住了洞口,并在外面做了一些伪装,使其看起来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做完这一切后,二人骑上马儿,离开了这片神秘的土地。
独眼半仙与吴有德一番辛苦后,此时,夕阳的余晖洒在天际,近黄昏时分,吴有德决定在独眼半仙家中暂作休息,明日再作打算。
当天夜里,独眼半仙与吴有德躺在床榻之上,渐渐进入了梦乡。然而,他们竟然同时进入了一个神秘而诡异的梦境。
梦中,他们看到土地爷缓缓来到了独眼半仙的家中。土地爷面容慈祥,但眉宇间却透露出一丝担忧。他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了独眼半仙和吴有德的身上。
“汝等可知,吴老汉不可在那地方安葬!那地下有龙!”土地爷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独眼半仙和吴有德在梦中听闻土地爷那令人震惊的言语后,二人脸上都露出了惊愕之色。他们急忙向土地爷询问为何会如此。
土地爷叹了口气,他的面容显得更加凝重。他缓缓解释道:“那洞穴之下,实则盘踞着一条石龙。这条石龙已在此地沉睡三千年之久,再过三年,它便将化为真龙,破洞而出,翱翔于天际。”
二人听闻此言,心中不禁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们无法想象,那风水宝地之下,竟然隐藏着如此惊世骇俗的秘密。
土地爷继续道:“然而,当石龙化为真龙之时,将会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洪水。到那时,无数生灵将面临灭顶之灾。”
独眼半仙和吴有德面面相觑,土地爷接着说道:“石龙在此三千年,其体已极度干渴。因此,当洪水来临之时,那真龙将会喝干洪水,以解其渴。
而当地百姓,也可因此免于灾难。倘若,将在此处动土,安葬尸体,破坏石龙的安宁,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石龙的愤怒将会引发更大的灾难,到时候不仅当地百姓难逃一劫,整个天下都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二人听后心中骇然,吴有德大胆问道:“请问那我父亲何处安葬为好呢?”
土地爷略一思索,便指点道:“离此地不远,有一处山清水秀之地,乃是新的风水宝地。汝等可将吴老汉安葬于彼处,方可保家族平安。”
说罢,土地爷的身影逐渐消失在梦境之中。独眼半仙和吴有德也从梦中惊醒,二人相视一眼,均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与决然。
他们知道,土地爷的梦境绝非偶然,这是神灵的旨意,也是家族的命运。
于是,他们决定明日便出发寻找那片新的风水宝地,将吴老汉妥善安葬。
没多久,他们找到了新的风水宝地,那是离原地不远的一处山清水秀之地。
此处地势高耸,山峦环抱,清泉流淌,实乃安葬吴老汉的绝佳之地。
随后,他们将吴老汉的遗体妥善安葬于此地。安葬完毕后,吴有德与独眼半仙并没有立即离开。
他们决定在原地设立祭坛,为土地爷和石龙祈福,感谢他们的庇佑。在祭坛前,他们焚香、祈祷、颂经,希望能够得到神灵的加持与庇护。
时间流转,吴家在这片新的风水宝地庇佑下。家族的生意越做越大,子孙后代也人才辈出。
真如土地神所说,就在那三年后的一个夏日,天空突然变得阴沉沉的,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洪水席卷而来。
此时,只见那处山峰上爆发出一道金光,一条巨大的龙腾空而起,将那洪水尽数喝下。
这条真龙威武霸气,鳞光闪闪,它的出现让天地都为之变色。在它的庇佑下,当地百姓得以安然度过这场灾难。
这场大洪水来得突然,去得也快。当洪水退去后,独眼半仙将此事告诉了百姓。
百姓们得知后们纷纷来到那山清水秀之地,感谢神龙的庇佑。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吴家遵循了土地爷的指示,没有破坏石龙的安宁。
自此以后,那片风水宝地更是被百姓们奉为神圣之地。他们在这里设立了庙宇,供奉神龙,每年都会有大批信徒前来祈福、祭祀。